问:赵老师,我在引导讨论时发现,大家提出来的举措比较空。比如:加强沟通、提升员工意愿、完善绩效方案等等。这些内容当然都是对的,但却不是很具体。大家参与得挺好,可有效性却很差。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应该怎么办呢?
很多引导者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会议现场很热烈,大家参与积极性很高,但会后审视结果却发现,措施很空泛,很多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正确的废话”。
我 的 经 验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可能出在了以下几点:
1对会议目标的理解是否保持了一致性?
引导师在工作坊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把活动目标与预期成果,清晰地传递给大家。尤其是希望获得问题解决策略的会议,更需要如此。
我习惯于把这些内容张贴在会场醒目的位置。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随时提醒大家评估,讨论的结果能否推动会议目标的达成。
因此,可以在每次讨论时,适时提醒大家:
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否能够在会议结束后践行?
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否放之四海皆准?
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否真的能够解决我们当下的问题?
2别让“最大公约数”成为唯一发表标准
由于对每轮讨论的结果往往有数量上的要求,又或者要求大家要对讨论的结果达成共识。
于是,参与者会有意识地用比较宽泛的高频词,对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美其名曰小组共识,但其实不过是取各种意见的“最大公约数”。
导致产出的都是“部门协同、能力提升、完善考核、加强培训”等内容,措施过大过空;
其实,在很多讨论过程中是会有许多闪光点出现的,比如有些点子很好,但相对微观,往往会被包括在“共识”中,而不被大家所了解。
引导者一定要认真思考,这轮讨论想要的是什么,如果是具体的行动或者行为描述,那么一定要明确选择标准,不是所有的结果都要以“达成共识”作为标准,也可以是“最独特的、最可能落地的、最新鲜的、最具有挑战的、大家都没想到的、最能吸引大家注意的、最可能改变我们思维模式的、最有利于客户接受的......”
3参会者对于策略的颗粒度理解不一致
每位伙伴对于颗粒度大小,也会有个人理解上的差异。
所以,在开始讨论之前,引导者需要通过举例的方式,帮助参与者理解策略的颗粒度。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想法越微观越好,而是要结合参与者的层次、工作坊的目标、成果预期做统一的考量。
如 何 干 预 ?
如果在工作坊进程中,发现讨论的结果可能会比较空,如何进行干预呢?
首先,要尽可能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就要在三个环节做工作:
第一,开始讨论前要举例子,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帮助大家理解颗粒度;
我们可以从已经讨论出的一些成果中,选取一些例子,和参与者一起评估是否符合要求。请团队分析,他们希望看到的成果是什么?哪些成果有助于在会议后推进落地。即使耽误一些时间,从结果上看也是值得的;
第二,讨论的过程,引导者不能闲着;
我看到很多引导者会在讨论环节,和主办者沟通、和助教沟通、忙着照相、忙着整理刚才的记录等等。这些事都该做,但一定不能在这个时间做。
这个时间段,引导者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到小组里听他们的讨论”。
这是因为可能小组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对于要讨论什么内容,小组里的人并没有理解,甚至于连题目都还没搞明白,引导者要马上做澄清,以保证整体进度;
对产出物的要求没太听懂,虽然也举了例子,但实际上小组成员理解不完全一致;
讨论的内容可能还停留在上一个话题,这个话题的时间并没有充分利用;
观察:各小组的进度,考量时间是否够用,是否有些小组跑题了,是否有人游离了等等;
理解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与最初的预判有没有偏差?
还有关于发表格式、讨论时间、发言顺序、讨论结果与其它环节的关系等等问题都需要即时解决,否则会影响大家的参与度;
这个环节,引导师一定不要偷懒,要到各个小组,倾听他们的讨论,必要的时候帮助他们厘清颗粒度,以保证各小组的标准统一。
第三,发表的环节出状况怎么办?
如果在发表的环节,引导者才发现各小组的颗粒度不统一,有的比较具体,有的相对总结性语言多的情况。
对于引导者是一个挑战,这个时候就要求引导者要充分结合预期目标的要求,快速评估哪一个更贴近目标。
当然,这个动作也可以由在场的参与者完成,但效果往往会差之人意。甚至于造成冲突发生。
所以,我更建议引导者如果发现大家的讨论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做如下的动作:
“停下来,带领大家重新回顾一下今天的目标与想要的成果。”
总之,如果想让引导产出的措施有效,一定要在会前会中做更多工作。无论是会前调研中,对利益相关者分析、过往类似问题解决的方法的了解。会中干预过程中,示例、倾听、统一颗粒度都会对会议最终成果产生重大影响。(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