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269,7-16,离娄章句上16》

《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269,7-16,离娄章句上16》

【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今天是丁酉年甲辰月丁卯日,三月十四,2017年4月10日星期一。

   这一节,孟子提出做人的两个素质:恭和俭。恭俭是由来以久的美德,也是每个人都想获得的美誉,但做到恭俭的少,伪装恭俭的多。

   恭俭美德自《书经》就有记载:"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恭俭惟德,无载尔伪。"意思是说,追求地位要防止骄傲,收入不追求满足奢侈,恭俭是实修的美德,不是伪装的外表。

   真正的恭和俭是怎样的呢?

   恭是心存敬谨,礼贤下士;

   俭是志在简约,制节谨度。

   那么,非恭是怎样的呢?傲慢轻视,玩侮他人。所以说,"恭者不侮人"。

   非俭呢?轻视别人的时间、财产和劳动,侵夺他人的时间、财产和劳动。所以说,"俭者不夺人"。

   玩侮他人和侵夺他人,这种人追求的是尊贵和奢侈,惟恐他人不顺着自己的意思,他所要求于人的是奉承他,逢迎他,满足他倨傲和兼并的快感。

   恰恰就是这一类人,喜欢标榜自己恭俭。标榜归标榜,实际上却做不到实心谦让,做不到实心节制,怎么办呢?伪装。就在声音笑貌之间作出恭俭的样子。孟子说,真以为恭俭之德是可以用声音笑貌伪装出来的吗?自欺而已。

   什么原因导致非恭、非俭的呢?张居正先生讲解说,毛病出在骄心和侈心。

   这是切中要害的诊断。骄傲和奢侈是大病,此病不除,妄谈成德。

   刻刻检省,克除骄傲的心,虚己下人,不做玩侮他人的事;时时平淡,克除享受奢侈的心,约己裕人,去除侵夺他人的行为,这是获得恭俭之德的方法。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

《孟子与离娄》南怀瑾讲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