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幸福,我们需要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
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舍,顺从自己的心,割舍既有;离,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
幸福取决于我们和自己思想相处的能力。 在当下和自己诸多的不完美、内在的各种阴影、各种负面情绪和念头好好相处。
断舍离:扔掉对如今的自己已然“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包括物品。
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
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内心中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
行动方案: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断舍离和单纯的扫除、收拾不一样,并不是以“很可惜啊”、“还能用吗”、“不能用了吗”为考虑的重点,而是要自问“这个东西适合自己吗”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我自己”。要做到的思考方式并不是“这东西还能使,所以留下来”,而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
主语永远都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
现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就必须放手,只选择必要的物品。
通过这个过程,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最终实现对自己的深刻、彻底的了解,并接纳最真实的自己。
我们的生活就是由日常生活中平凡琐碎的家务事构成,整理房间也就是整理自己。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收拾,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思考两个维度:一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轴,二是当下这条时间轴。
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自己的空间里。
断舍离机制:选择和当下的自己相称的物品
断:购物时三思而后行;不需要的东西就不接受; 只添置必需的物品
舍:收拾没用的破烂儿;卖掉、赠送物品;缩小喜好的范围
离:脱离执念;了解自己,爱上自己;心情愉悦
一个人所使用的物品,能够反映出自我形象。认识到了自我形象,反过来就会开始想要把现在用的东西替换掉了。
先把关注的焦点放到物品与自己的关系上,之后就能看到通过物品所投射出的自我形象。接下来,还可以慢慢看清,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子,慢慢感受周围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发生的变化。
物品的流动——入口是“断”的闸门,出口是“舍”的闸门。
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记了“东西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品位”。
社会因素令物质不断地涌进来,而由于个人和社会的某些原因,这些涌进来的东西出不去,永远就堆在自己的空间里。
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
1、逃避现实型——这类人太忙碌,几乎没什么时间待在家里,也办法收拾屋子。多数情况下对家庭有所不满,不愿意待在家里,就找各种各样的事,让自己忙起来, 不想正视某些问题,加上家里乱七八糟,就更不想待在家里。慢慢地,在恶性循环里越陷越深。
2、执着过去型——即便现在已经不会再用的过去的东西,也非收着不可。他们多半隐含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
3、担忧未来型——这种类型的人致力于投资不知何时会发生的未来的不安要素,特点就是过分地囤积纸巾等日用品,要是没了这些就会觉得困扰、焦虑不安。
有些东西虽然“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可却还是扔不掉,一直留在家里,理由就是执念。那是一种总觉得很可惜的执念,就算不穿了不用了,还是不想扔。不过,整天都想着“不想扔”也够累的,所以干脆忘了它,把它放到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就这么搁着。
虽说一样东西,你把它扔在一边置之不理还是精心保管,这中间是有一点差别的,但要是到了遗忘的地步,那它无论是以何种形式被收留着都没什么区别。从实质上来讲,它们已经是垃圾了。
没有收拾的屋子就像便秘,灰尘和杂物代表停滞运和腐朽运。
将与物品的关系比作人际关系,了解当下的含义。如果能够认真地实施断舍离,只留下筛选后的真正符合自己喜好的 东西,那么整理就会变成一件愉快的事儿。
那些东西带着和自己的波长相符,也就是和自己相合的能量,就像是自己的朋友。把多余的废物全部清走,留下的都是自己喜欢的。
只要不是一个人独居,那你住的地方就必然会与同住的人共用的空间。这样一来,要怎么处理别人的东西也是个问题了。如果有了想要扔掉别人东西的想法(如扔掉妻子/丈夫/孩子的东西),请尽量克制,别随随便便就把别人的东西丢进垃圾桶。
如果你已经认识到“不需要通过物品来强调自己的存在”,那么那种“觉得别人的东西都是垃圾,看着就烦”的心情就会烟消云散了。
人得先从自己做起,最好不要想着去控制别人。先不要去管别人,高高兴兴地收拾自己的东西。
中国有一种相术,比如手相、面相、风水等等,通过对外在形象的观察分析,观测出人的命运。这并不只限于占卜术一类的东西,中西的望诊也一样,通过看得见的世界中的信息,判断藏于表象里面的那个看不见的世界的状况。
断舍离中也有“相”这个概念。人的住所状态往往会呈现出本人的一些问题,更多地了解看得见的世界,以让自己变得更好,就是断舍离的宗旨。
在断舍离当中,首先要了解房间的“相”,然后通过“舍”和“断”这样的行为,就能使房间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
换句话说,通过仅占4%-15%的“看得见的世界”的变动,让“看不见的世界”一起发生变化。
改变自己,改变他人,改变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