瞠目结舌!英国囤积症患者房屋,脏乱如垃圾堆。
不久前看过一则新闻,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默西赛德郡一家主要负责清理囤积症患者去世后,负责房屋清洁公司的老板乔治·曼沙(George Mensah)在清理囤积者房屋时,发现了很多令他吃惊的“收藏”。
曼沙称:“患有囤积症的人数不断增多,而这种病不分年龄、阶级、种族。囤积症患者的背后往往都有一段隐藏的故事,当你慢慢靠近他们的时候就会了解。”
2013年,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已把囤积症归为心理疾病,而这种疾病曾导致两位极端的囤积症患者死于火灾,因为前去营救他们的消防员们被他们囤积的东西挡住,根本进不去。
在今天的阅读拆解中,我将继续讲述断舍离的实践方法,帮助大家提高工作生活效率,处理那些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揭开关于断舍离背后的有趣故事。
建议阅读本书第四章的下部分(P151-P168)。
01
三分法,让断舍离更方便
断舍离的行动中,三分法是重要的实践方法之一。
在进行三分法之前,你首先必须学会审视所有物品。就仿佛去酒店参加晚会,你得先粗略看一遍,发现大概的布置状况,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型,方便寻找自己的目标。
有关物品的分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拿我来说,我习惯将食物分成三类放置在冰箱中。上层专门放普通的冷藏食品,以及干燥食品和调味料;中层是蔬菜保鲜格,放置蔬菜或者根茎类;最下一层是冷冻室,放置冰淇淋或者其它肉类。
或许,你会好奇,为什么分成三类刚刚好呢?
如果只分三类,我们就能毫不犹豫地行动了,分成两类的话略有不够,要是分四类的话又可能会记不住,把行动搞乱,最后令自己疲惫不堪。所以,先大致地分成三类,然后再细分成三类,以此类推,渐渐越分越细。这样做的话,分类就能顺顺利利地进行下去了。
三分法的好处是,你为自己生活制定了一套明确的标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就像我们开会一样,如果大家针对不同的问题而展开讨论,肯定会乱成一团,最后无疾而终。
所以,你必须要具备分类、规划的能力,分清楚具体在哪个阶段该干什么事情,并且明确时间安排。这不但能练习断舍离,还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02
“七、五、一、原则”,打造充裕的空间
我们的柜子,又被称为收纳空间,它常会被我们塞满物品,甚至会塞到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程度。往往一打开,里面的东西就一股脑地蹦出来。
按照断舍离所规定的那样,那些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之所以要留出三成空间,是因为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你收拾的欲望,空出的地方就能成为物品出入的通道。
打个比方说,我们可以把抽屉看成一个地下停车场,如果每个空间都停满了车,有车想开出来的话,恐怕所有的车都要移动。因此,为了让车辆顺畅出入,必须要留出行车通道才行。
解决完看不见的收纳空间,接下来的就是碗柜、餐具架之类的看得见的收纳空间了。这些空间从美观上来说,放东西的限量是五成。
只放五成,是因为东西太多的话会影响美观。在高级精品店里,货架上只会零零散散地放非常少量的东西,这样能显得更有品味。
再接下来就是一些装饰性的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了,这种收纳空间只能放一成东西,也就是说要最低限度地放东西。
比如我们去美术馆看画展,那些醒目地印在画展宣传单上的名画多半都是单独挂在一面很宽的墙上,其他一些画作则会多张排列在同一面墙上。这样主次程度就一目了然了。
重复进行彻底的七、五、一成收纳之后,你就会切实地感受到品位的提高。因为只留下经过精挑细选的物品,而那些才是你真正需要的物品。
03
“每次”主义就好
当你家里堆积的东西越来越多时,“舍”的工作就会越辛苦。不过,如果能超越这种辛苦,你就可以顺利进入到“断”的阶段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你了解了断舍离的运行机制,那么对物品的看法也会发生改变。一旦实现了“舍”,就会出现“这些东西处置起来这么麻烦,我可必须更加慎重了”的心情。
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一边烦恼、犹豫着,一边扔掉东西,经历这样的过程之后,你就会慢慢做出改变,达到断舍离的境界了。
断舍离会遏止人类这种不知不觉、只靠本能与物品打交道的行为。当这种意识引入到企业里,比方说京瓷和丰田等大型企业,就不会采取一次性购买,而是会用每次采买的方式。
因为不良品库存=负债,所以每次都只在必需的时候才购入这次所必需的物品。
几年前,游览伊势神宫的人几乎都要买赤福饼。可后来,伊势赤福饼老店被揭露出有伪造生产日期的问题,他们却将没卖完的商品冷冻保存后,解冻,再包装,并修改生产日期。
虽然企业出面谢罪,“出了这种拿冷冻的东西来冒充的事,实在万分抱歉”。按照企业的说法,它们的工厂每天都是按最大生产能力去生产,虽然十分火爆供不应求,但有时也会剩下许多。因此,为了要抵消这两种情况,企业才搞出来这一套生产、冷冻的程序。
可按照断舍离式的思考,我的想法是:“干嘛要做出那么多卖不掉的东西来呢?直接告诉顾客已经全卖光了不就行了吗?”。为了回收成本,企业源源不断地生产,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很多时候,人们囤积物品是出于一种安全感的考虑,但没有想到这对当下的生活却是一种负担。因此,不要因为对未来的恐惧而消耗当下,为一个虚假的未来做囤积。
站在生命的分叉路口上,这一刻不同的选择,就决定了你下一个所待的地方。
今天阅读拆解了《断舍离》第四章的下部分,介绍了三分法,以及七、五、一总量限制原则,为你提供了一种整理的方法,打造更为充裕的对内或者向外的空间。为了享受当下的生活,不必为未来而徒增烦恼,断舍离提出“每次”就好的观点。
敬请期待明天的精彩拆解哦。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31天
阅读拆书分享第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