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才是发展关键。所以需要持续性做好城市建设、乡村振兴进程中人才“引、育、用、留”,引好人才活水,释放人才动能,奋进百年新征程。
立足城市发展,找准“选才引才”切入点。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我们比历史以往任何时刻都渴求人才、需要人才。城市发展之间人才引进竞争已悄然兴起,提高政治站位,以发展的眼光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才在”抢人大战“的一片红海中脱颖而出,组织部门牵头制定人才政策时,要着眼人才长远建设和规划,紧紧围绕城市乡村建设服务发展大局和健全人才培养、使用、激励、保障等体制机制,进行总体规划和系统设计,确保选才引才有的放矢。
激发创新活力,抓稳“育才用才”结合点。人才的建设发展需要“引”更需要培育、任用,破除人才管理“行政化”,以更具包容性的管理制度,答好“容人之短”和“用人之长”辩证题。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破除唯身份、唯职称、唯学历的条款式引才,紧扣地方发展需求,结合经济结构和市场变化探索建立弹性引才机制,适当地放宽准入“门槛”补充急需紧缺人才缺口,适当地加大政策倾斜引进高新科技人才,确保公平的基础上简化招聘流程,真正把各项政策用在“筑巢引凤”的刀刃上。把专业对口、本领过硬的优秀青年人才选出来、派下去,让人才在经济发展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基层治理最前沿提升本领、增长才干,为人才培养精准发力。
保障人才需求,落准“惜才留才”发力点。人才在引的进、育得出、用的好的同时还得留得住、本土化。针对不同类别、层次人才的需求差异,坚持对人才需求分类把握、区别分析,“点对点”、“面对面”的倾听各领域各类型各层次人的心声和呼声,破除人才薪酬待遇与贡献不对等的现象,优化人才绩效考核,让人才的职级待遇与业务能力、贡献程度、工作成效等相挂钩,健全完善人才薪资待遇机制、人才津贴补贴机制、奖励激励制度等,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才竞争氛围,激发和释放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建立健全人才容错纠错机制,允许各类事业人才在干事创业中试错,让人才的生活和工作放下心、有信心、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