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章中斜体代表引用(搜来的文字、别人的文字或自己之前的文字)
9月2号在DP上看到有人晒中山公园的金鱼展,是有那种大木盆儿的,展期8月31日到9月5日,正好能赶上最后一天去。
5号早上10点多才终于能出门,本来打算坐地铁来着,但中途需要倒两次耗时1小时,觉得那样就有点儿晚了,于是直接打了个车,竟然还领了个6折券。打车选择目的地的时候是无法定位到公园西门儿的,因为以前老妈就跟我说过一次打车没法到西门儿的事儿,所以我也没多想,直接定位到景山前街24号,就是靠近北长街北口儿的地方,准备下了车腿儿过去。上车之后跟司机聊天儿才知道那几天开中非论坛,好多地儿都交通管制,然后我庆幸自己没选地铁,估计天安门东西都会甩站的。
下了车腿儿着往过走,路口儿很多JC叔叔,那天严到共享单车都不让往里骑,另外就是开车进去到南边路口儿是没法右转上长安街的,很多车都在JC叔叔的指挥下绕行。
我刚到的时候队拍的还只是一条直线带拐弯儿,等我拍完照工作人员就把旁边蛇形排队通道打开了。因为队伍前进的速度有点儿慢,就有好些人开始跟工作人员嚷嚷了,但工作人员很克制什么都没说。其实真没必要跟工作人员较劲,人家就是执行者而已。慢是因为安检环节:首先需要人脸识别+刷身份证,确保人证合一,有些人刷身份证的时候没有正脸对着摄像头,机器就老报错,还有些没带身份证的就得安保帮忙在机器上手动输入,也会延长通过的时间。然后包儿过传送带、人过安检门还要接受工作人员手持设备的检查以及开包检查,跟机场安检一样,比较特殊的是包儿里有本子的时候会被要求开包儿,我就是这样的被检查了,而且本子还要翻开看一下。
中山公园地处北京市中心,东邻天安门,占地面积23.8公顷,是一座具有纪念性的古典坛庙园林。
辽代这里曾是兴国寺,元代改称万寿兴国寺。明永乐十八年(1420),按照《周礼》“左祖右社”辟建为社稷坛。社稷坛是皇帝祭祀土神、谷神的地方,也是皇权王土和国家收成的象征。自明永乐十九年(1421)至清宣统三年(1911)明清两朝皇帝或遣官在这里举行过1300余次祭祀活动。
1914年,在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的创意、主持下,将社稷坛辟为公园向社会开放,初称中央公园,是当时北京城内第一座公共园林。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在园内拜殿(今中山堂)停放灵柩,举行公祭。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曾来园参加大型游园活动。园内有辽柏、社稷祭坛、中山堂、保卫和平坊、兰亭碑亭、格言亭、蕙芳园、唐花坞等著名景观。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第一批精品公园。2011年被评为AAAA级景区。
1914年9月,利用拆除的宰牲亭矮墙及奉祀署的旧房垣渣土,在西坛门外稍北处堆成土山,山顶建茅草亭。亭方形,茅草顶,用旧檩、椽子、木枋建成,因年久糟朽于1948年倒塌,1954年10月重建。1956年将茅草顶改为石板顶,亭内四周设座凳,环亭遍植花木。
宰牲亭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为祭祀时屠宰牲畜处所,故名打牲亭、宰牲亭。此亭为重檐歇山黄琉璃瓦屋面,建筑面积143.7平方米。明清时期,亭北、西、南有矮墙,与内坛墙相接。北有宰牲院门,为歇山黄琉璃瓦屋面。亭南有奉祀署用房,东、西房各3间,水井1口。亭周围墙及奉祀署用房因残破不堪于1914年建园时拆除。
亭内有一块石碑和八根刻有文字的石柱。石碑高六尺,宽五尺,厚一尺,正面刻有晋永和九年《兰亭修褉图》及《题记》,阴面刻有清高宗御制诗,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坐石临流”中的一个景点,1917年从圆明园购买运来。为保护文物,添置景观,在坛外仿圆明园“兰亭”之形建造。亭面阔5间,进深3间,为七檩歇山、黑筒瓦过陇脊屋面,单檐,四周围廊,檐柱间下设木坐凳,金柱间安装门窗,台明南、北两面筑三步如意台阶。1924年修建长廊时,该亭东、西两端与长廊衔接。WG初期,HWB增曾勒令拆除此碑,公园管理处为保护文物,用三合板木罩护住碑体,木罩外涂漆做成M主席语录牌才得以保存。1971年公园恢复景观,将在“社左门”内存放了30年之久的珍贵文物“兰亭八柱”清理出来,与碑一起重建兰亭八柱碑亭。新建亭子位于唐花坞以西,连接长廊的西端,攒尖重檐,孔雀兰琉璃瓦屋面,上有黄色宝顶,斗拱为上檐7踩,下檐为3踩,檐柱为八棱水泥柱,金柱为原石柱,亭中树碑屏。亭子台基高0.58米,南、北设垂带台阶各四步,东面与长廊相接,檐柱为红色,一字枋心旋子彩画,建筑面积101.57平方米。亭子南额方之上悬清高宗御题“景自天成”、“引派涵星”匾。“兰亭八柱”上所刻的是我国历朝书法大家柳公权、虞世南、楚遂良、董其昌、冯承素及乾隆帝临摹的《兰亭集序》帖。2009年公园加玻璃罩予以保护。
长廊建于1924年,黑瓦卷棚过陇脊屋面,两山为悬山,梅花方柱,柱间垫枋下装吊挂楣子、花牙,柱下装木坐凳及坐凳楣子。1931年,水榭段长廊续建。1970年,因建设工程施工,长廊被全部拆除。1971年,在原址重建。恢复后的长廊饰以千余幅山水、花鸟、典故苏式彩画,共271间,垂花门7座,将公园南门、游客服务中心、来今雨轩茶社、唐花坞、兰亭碑亭、水榭等景点景区巧妙衔接,蜿蜒回转,步移景异。长廊总体建筑面积2235平方米。
位于“保卫和平坊”正北处,铜像高3.4米,重1.8吨。基座高1.6米,为黑色大理石贴面。正面镌刻着邓小平同志书写的“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永垂不朽”鎏金题字。纪念铜像是1983年3月由54位北京市政协委员提案,为纪念孙中山逝世六十周年而立。经北京市委批准,1985年初首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决定推荐市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竹韶主持设计,北京机电研究院铸造所铸造。基座制作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铜像广场绿化由北京园林设计所设计,中山公园施工。1986年11月12日举行了落成揭幕式。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等领导人,与专程从海外和港澳归来的孙中山先生家属1000余人参加了当天的活动。铜像为孙中山站立姿势,气势雄伟,神态非凡,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表现了孙中山先生作为伟大民主革命家的领袖风度。
拍过中山像我就去来今雨轩了,毕竟此行的目标除了鱼就是包子,但没想到的是还喝上了茶,更没想到的是在里面待了仨小时,这些都另开篇。
关于这四种分类,简单说一下快速区分的方法:1)草种,也叫金鲫种,就是长得细长扁平,像普通鱼那样的;2)蛋种,体型像鸭蛋,没有背鳍;3)龙种,眼球突出在眼眶外面;4)文种,排除前面三种特征后就是它。蛋种、龙种、文种的身体都比较短。一开始就这四种,后来又分出来一种叫“龙背种”,就是同时具备龙种突出的眼球和和蛋种的没背鳍特征。具体都啥样儿等写下一篇儿的时候上图吧。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加紧军事进攻的同时也要加强精神统治,日本侵略者和日本特务机关北京新民会搞了一个歌曲征集活动,需要一个演出场所,最终选中位于市中心的中央公园,建了一座可容纳5000人的露天简易剧场,这就是中山公园音乐堂的前身。
1942年到1955年,音乐堂是完全露天的,只有舞台和后台两部分,舞台上面有个人字形的顶子,后台是日本式的平房建筑。观众是阶梯形的,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水平差大概3米,剧场外的围墙是铁丝篱笆。因为是露天,所以这时候的中山音乐堂是半年闲、雨来散。1983年,中山音乐堂经过多次改建最终变成了封闭式剧场,摘掉了“半年闲”的帽子。
1997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斥巨资对音乐堂重新翻建,1999年4月全新落成。音乐堂舞台宽23米,深14米,舞台后区设四层升降站台,前区设有钢琴升降台。舞台后方安装美国奥斯汀管风琴。观众厅有座位1419个,分两层,一层设座位833个,其中含5个包厢41个席位,二层设有座位586个。此外,音乐堂还拥有一个设施精良、可容纳150人的小型电影厅、可容纳200人的会议厅及可接待60人的豪华贵宾厅。
中山公园音乐堂是北京最好的专业古典音乐厅之一,其音响效果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鉴定,声学指标接近维也纳金色大厅。这里是中国两大知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与北京交响乐团音乐季的主场,同时也是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主要演出场地。
此对石狮是1918年河北大名镇守使王怀庆和统领李阶平发现并捐献给公园的。二狮重8800余斤,为蹲坐式,直背挺胸,姿态雄伟。1956年经考古专家鉴定“为宋代遗物,距今已有千年历史”。20世纪60年代,为保护石狮,公园职工将其埋藏,直至1971年才得以重新与游客见面。
位于南坛门南侧,为黄琉璃瓦顶,六角形,建在两层台基上,南北两面石阶,北阶3步,南阶6步。上层台基为石质,台高0.65米,围长22.32米。亭为单檐攒尖,黄琉璃瓦屋面,金龙枋心旋子彩画,朱棂门窗,面北一方为隔扇门,其余为槛窗。下层台基为砖砌,台高0.63米,围长35.76米。该亭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原址在正阳门内兵部街鸿胪寺衙门内,是明、清两朝专为初次来京的文武官员、少数民族首领和附属国贡使等演习朝觐皇帝礼仪之用,故名习礼亭,亦称演礼亭。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鸿胪寺被焚,此亭幸免。不久英军强占鸿胪寺做操场,清政府被迫将习礼亭迁至户部街礼部衙门院中。清末,礼部改为典礼院。1912年典礼院为盐务署占驻,1915年4月移建此亭到中央公园。
1977年5月荷兰女王(当时的公主)贝娅特丽丝偕同克劳斯亲王,对我国进行友好访问,赠送我国39个优良郁金香品种,四千个种球,由我国外交部礼宾司转交北京中山公园栽培。自此郁金香就成为了中荷两国人民间的友谊象征。北京中山公园从1996年开始举办国内第一届郁金香游园会,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
唐花坞南面的区域为水榭景区。水榭建于1916年夏秋间,在唐花坞前一片荷塘南岸建北厅3间,东、西厅各建3间,环厅内外建游廊,均为砖木结构,卷棚筒瓦屋面。南面建垂花门1座,左右筑花墙,独成一庭院。北厅地基一半座于水中,有地下室2间,北半部环厅游廊以水泥柱墩支架于水面之上,为三合院式水榭。1928年春,将南面垂花门及花墙拆除,增建南厅5间,歇山式灰瓦顶,砖木结构,内外走廊,四面厅房与廊连接,扩建工程于1928年10月竣工,建筑面积818.7平方米。外廊南面沿廊柱设坐凳,东、西、北三面沿外廊柱设靠栏坐凳。原公园董事恽宝惠曾手书“水榭”匾额,现已摘除。
唐花坞始建于1915年,当时为砖木结构,建房14间,整体为飞燕展翅形式。1936年、1964年先后多次修缮,1970年因园内重点工程拆除了其前面的山石,1992年5月进行了全面修缮。修缮后的唐花坞保持了原有的飞燕展翅造型,两翼屋面加高,方便采光,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整组建筑具有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屋面脊吻、蹲兽皆全,下饰红柱、红门窗,盝顶中间和重檐之间镶彩色玻璃。南面为正门,悬挂着董寿平手书“唐花坞”匾额。门内中央有一涵水石1座,产自易县西陵山中,石上长有绿苔非常可爱。涵水石后有一座似桥状廊子,红漆门楼,门楼上悬挂一块“玉堂富贵”匾额。东、西两侧各建8间花房,为半壁式,两端均有门。
取名唐花坞的原由是:“唐”与“煻”通,“煻”是用火烘焙的意思。“唐花”,即是在暖房里培育的花,亦叫“堂花”。《燕台口号一百首》有句云:“最是唐花偏烂漫,却烘地窖借春开”。唐花坞是公园内常年展览花卉的地方,多年来公园运用花期控制技术,使牡丹、梅花、迎春花在腊月同时开放,成为京城花事一景。
注:文中斜体介绍除音乐堂外全部来自中山公园官网和景点说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