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37.金笼蟋蟀:每至秋时,宫中妃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
译文:每到秋季,皇宫中的妃子们都用小金笼捕捉蟋蟀,她们将捉到的蟋蟀关在笼子里,放在枕边,在夜里聆听蟋蟀的叫声。平民百姓们都效仿她们的做法。
点评:在中国,蟋蟀被称为促织是由来已久的事。这是因为,古时的妇女们听到蟋蟀的鸣叫,就联想到秋气转凉,所以赶紧织布,缝制寒衣。蟋蟀的叫声,对她们来说,是一种警示和催促。
不过,到了唐代,人们听到蟋蟀的鸣叫后,所联想到的往往不是织布,而是心中的哀思——其实,在现代也是如此,很多动漫作品都喜欢用蟋蟀、知了、青蛙等昆虫的叫声渲染气氛。
生活在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3年12月-756年7月)的诗人们基本上都有描写蟋蟀的诗句,比如李白的《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杜甫的《促织》,王维的《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孟浩然的《题长安主人壁》……听到蟋蟀的鸣叫后,李白的思乡之情越加强烈,杜甫也是如此;王维则是倍感孤独,渴望见到知心朋友;孟浩然联想到的是:他的年华已经逐渐逝去,可他依然怀才不遇。
那么,在《金笼蟋蟀》这篇故事中,妃子们聆听蟋蟀鸣叫的动机是什么呢?
也许有的读者认为,她们是为了玩斗蟋蟀的游戏。因为在宋人顾文荐著作的《负暄杂录》一书中,明确的指出,斗蟋蟀始于天宝年间。原文如下:“禽虫之微,善于格斗。见于书传者:唐之明皇生于乙(此处的文字原本为“己”,出自《说郛》——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据涵芬楼1927年11月版影印,但根据推算,应为“乙”字)酉而好斗鸡,置鸡坊、鸡场,见之《东城老父传》。斗蛩(qióng,古指蟋蟀)亦始于天宝间,长安富人镂象牙为笼而畜之,以万金之资付之一啄,其来远矣……”将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就是:“家禽和昆虫们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但这里面也有一些擅长格斗的物种。下面的事例都是从典籍中查阅到的:唐明皇在乙酉年出生(公元685年),属鸡,但他喜欢斗鸡,为此专门设立了饲养斗鸡的官署和农场,可以在《东城老父传》这篇小说中见到相关记载。斗蟋蟀也是从天宝年间(公元742年1月—756年7月)开始流行的,长安的富人们将象牙镂空,制作成饲养蟋蟀的笼子,将蟋蟀放在里面,喂养它们。将价值万金的资产用到那些被一啄毙命的蟋蟀身上——这种陋习已经流传了很长的时间……”
上面的推测,有可能是正确的。不过,在查阅了大量的与蟋蟀相关的诗词后,我认为这些后宫佳丽们的真实用意并非如此,而是另有隐情——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名为谢脁的诗人,他在自己的诗作《秋夜诗》中,将这些妃子们的心境描绘的淋漓尽致:“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北窓轻幔垂,西户月光入。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将这篇诗歌翻译成白话,就是:
蟋蟀在秋季的夜里不断的悲鸣,
南边的邻家传来急切的捣衣声。
我思念着那位远在天边的郎君,
每夜都站在窗前,盼望他回家。
北面的窗前有薄薄的窗纱垂下,
西边的屋子里有月光照射进来。
在不知不觉中,露水悄然落下,
我眼睁睁的看着台阶被它打湿。
谁能忍受和爱人的长久分离呢?
秋天已远去,寒冬再次到来了。
所以,这些后宫佳丽们之所以不厌其烦的聆听蟋蟀的鸣叫,是因为她们不愿独守空房,而是希望和心爱的人共度良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