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
九月开始我们共读朱永新老师的《给教师的信:阅读与人生》一书,因为我买的书还没有收到,教体局新教育办公室的王春红主任提前给我拍了这本书的一部分书页,我把文字整理成电子档,分享给承担领读任务的老师们。
今天是9月1日,张燕歌老师领读的是这本书的序言部分。
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给教师的信:阅读与人生》这本书是《教师月刊》专栏“朱永新答”的结集。朱老师站在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高度上,根据教师、编辑所提出的各种“阅读”问题,以书信的形式,从三个层面展开探讨:阅读如何促进教师成长,阅读如何促进学校发展,阅读如何促进社会进步,值得广大中小学教师细细研读。包括序言在内,一共有48个章节,要在一个月内读完,就需要有的领读教师一天读两个章节,我也进行了相关的安排。
【序】是林茶居写的。他1969年6月生于福建东山岛,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发表有诗歌、散文、诗歌评论、文化随笔、教育随笔等,2000年出版诗集《大海的两个侧面》,曾供职于海峡文艺出版社,福建教育杂志社,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教师月刊》主编。
林主编从他和朱永新老师的缘分谈起,讲了他们20多年前的相识、相交过程,从最初的文本交往到最终直面新教育,接触到笑声爽朗的“公共事务工作狂”和“教育男子汉”——朱永新。
朱永新老师是官员,也是教授,是教育专家,也是公众人物,是“理想派”,也是“行动派”;在不同的身份形态之下,他都作出了突出的成就。是什么样的一个“伟大的事物”把这些复杂的乃至可能相互冲突的身份元素和行为逻辑,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朱主编的看法是:国家精神的建构,民族文化的复兴。在这样的使命之下,一个人便可能拥获超越了日常行政体系、组织体系的思想笼罩力和行动号召力。多重身份不仅不是羁绊,反而给他提供多元视角和宏阔的视野,使之可以对当下现实作出准确的判断,对社会大势作出合理的预测。也正因此,朱老师所发起、推动的新教育实验,在本土越来越深、越广地扎根,不断地生产思想、知识、课程、方法,不断地催发优秀教师、优秀校长、优秀父母、优秀团队,并反哺到孩子们身上,通过他们的成长,积极作用于无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
朱永新老师还有一个显豁的社会形象——全民阅读推广人。作为“两会”代表,他至今连续18年,矢志不渝,在“两会”上提交“设立全民阅读节”的提案,并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呼吁,应该借助节日的仪式感、隆重感,唤醒全社会的阅读意识,逐步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国家精神力量的凝聚和提升。
阅读即人生,人生即阅读,但同时必须看到,人生并非唯有阅读,阅读也无法规约和控制整个人生。对全民阅读的呼唤,也许是新教育实验的伴生物,或者说,在新教育实验之外,朱永新老师还有一个非正式的“实验”:全民阅读与国家发展。它尚未“立项”,但一直在潜滋暗长。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全民阅读的参与者和推广者吧,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祖国!
9月2日:
今天,我阅读了朱老师《给教师的信:阅读与写作》一书中的第一章节《你是自己教室的“国王”》。
在第一章节里,朱永新老师针对“普通教师,如何凭一己之力在学校推行新教育实验?”做出了阐述。朱老师是这样说的:“其实,每位教师都是自己教室的‘国王’。关起教室的门,你就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总是能够做一些事情的。”
是啊,教室就是老师的“地盘”,我的地盘我做主。在教室里,老师说了算,学生说了算。我们可以从自己的教室开始,晨诵、午读、暮省,从自己的专业成长开始,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参与专业发展共同体。用学生的成长,用自己的变化,来证明新教育的成果。
就像文中提到的刘洁老师、李建忠校长和杨洁老师那样,用心实践,以一人之力影响一个区域。
当我们无法改变世界的时候,我们不妨改变自己。当我们自己真正改变了的时候,你会悄然发现,世界也会因为你而改变。我们可以先多读一些新教育的入门书籍,研究一些榜样教师的专题帖,在自己的教室里先做起来。还可以加入新教育项目网络培训群,分享新教育榜样教师的一线操作经验;可以参加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选修一些对自己有用的课程,与全国的教师们一起读书成长;还可以发动学生的父母一起加入新教育的萤火虫工作站,带动学生父母一起学习进步,以家庭教育助推学生成长。
我特别认同新教育的一句名言: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只要我们真正地把根扎进教室,把新教育的课程和项目在教室里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自己和学生一定会更加精彩,我们班级的故事也一定会感动家长,感动校长,感动周围的老师。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和我们教室里的孩子,通过新教育得到了真正的成长。
今天,我的教室里就发生了一个让我感动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石梦缓的五年级女生。故事的起因是我在批改网课作业的时候发现她的读书笔记没有写,我的第一感觉是其他人都写了,而且有的同学写的非常好,怎么就她一个人没写?但我不愿意把原因归咎于她的偷懒,于是我给她留言:以前的老师让你们写过读书笔记吗?请私聊告诉我。没过多久,她果然私聊我了,说以前没有写过读书笔记,不知道怎么写。说实话,这样的答案我是乐意接受的,不会总比不想写强多了,不会不可怕,我可以教你。我没有急于告诉她读书笔记怎么写,而是和她聊天。后来我又提出让她帮我一个忙:从群聊记录里帮我找到一个开学初统计学生信息的金山文档链接,因为某些原因我这边可以看到链接却怎么也打不开,只好求助于她。她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我说方法步骤,她去查找。没想到这孩子超级聪明,很快就找到了8.27日的那条链接并转发给我。我试了一下,通过企业微信群加为好友的我依然打不开她分享过来的链接,这怎么办?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俩又添加了微信好友,这次终于拿到了我需要的信息。当我向她表示感谢时,她居然问我为什么要谢她,我瞬间被感动了。多么善良多么无私的一个小女孩!帮助了别人却没有想着得到回报,甚至连一声谢谢也不需要。
我想到了萌娃嗯哼,他在《爸爸去哪儿》里经常语出惊人。有一期是嗯哼和爸爸为小小春准备晚餐时,他看着锅里被翻炒着的鸡蛋,突然问了爸爸一句:“鸡蛋痛吗?”
瞬间,我被这个萌娃的善良本性征服了!老实说,这么多年吃鸡蛋,我从没有像他那样关心过其他生命(鸡蛋)的痛苦……我把很多事物现象都看作理所当然,包括人类吃鸡、鸭、鱼、猪、牛、羊的肉。所以,当我透过电视镜头,看到这个小孩的表情里充满了那么真挚的关怀时,我很是感动!
我相信这是一个小孩天性的流露——对万事万物的苦难命运给予了本能的回应。小孩子刚来到人世间,他们天真无邪,他们的起心动念对身边世界还没有生起分别、执着,他们没有什么烦恼,看谁也都欢喜,这是小孩的天性使然!
和小孩子不同,我们成人涉世已深,久经红尘染污,有着严重的分别执着的心,执着自己的相貌,执着自己所拥有的,又执着自己没有得到的!我们攀比、焦虑、烦恼、痛苦、歇斯底里……于是,我们眼里也就有了“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老公”、“别人家的妻子”、“别人家的婆婆”、“别人家的妈妈”……多么痛的领悟啊!
从今天起,我要好好呵护孩子的天性!不破坏孩子的善良天性;对于孩子的一些利益他人、爱护物命的善良行为和表现,不批评,而是给予肯定和支持,让孩子在善念善行中日渐增长福德智慧。
9月3日:
今天,我阅读了朱老师《给教师的信:阅读与写作》一书中的第二章节《坚持阅读才有奇迹》。
在第二章节,朱永新老师给我们分析了“我们期待孩子读书,给孩子买了很多书,做了班级图书架,也开展了很多活动,但是孩子们就是不能理解,不能把阅读作为他们自觉的行动。”的几个原因,我对照自己进行反思,发现并认同几个观点:
第一,因为应试教育的压力,我在鼓励学生阅读的同时,却不能够给学生过多的阅读时间,在学校我有各种教学任务,一节课紧接着一节课,哪有空闲时间拿来让学生读书?放学回家了,还有各科的家庭作业,有的孩子学习困难,好不容易写完作业已经到了深夜时分,睡眠不足的他们还是没有更多的时间自主阅读。以后我要想方设法把属于孩子们的阅读时间还给他们,每周至少拿出一节课和孩子们一起交流读书,引导学生每天拿出20分钟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有条件的家庭亲子共读,帮助孩子们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第二,给孩子们推荐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的好书,当一本书出动孩子的灵魂,得到孩子的认可,就一定能吸引孩子们真正开始自发阅读。我认为推荐阅读的书目可以结合网络推荐和教材配套推荐进行慎重选择,也鼓励学生进行图书漂流,为父母节省开支。
第三,师生共读,亲子共读,营造读书氛围,共建心灵密码,开展多种形式的、孩子们感兴趣的阅读分享活动,在讨论、分享、争辩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调动,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分享,我们一定能够掌握更多方法、技巧,把孩子们领上阅读的智慧之旅。
9月4日
今天我阅读的是朱永新老师《给教师的信:阅读与人生》一书的第三章节“我笔记我行”和第四章节“风格在博采众长和扬其所长之中”。
关于出一本自己的书,我从来没敢奢望过,主要是因为自己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但读了第三章之后我的确了解了一些教师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我来说,虽然不为出一本书,但我可以把自己教学之路上的所思所行记录下来,给学生的生命留痕,给自己的人生留痕。这是一件很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
刚加入新教育实验那几年,我的积极性很高,每天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写作,虽然自己写不出多么高深的文章,但用心记录孩子们的点点滴滴,不仅自己觉得充实且幸福,还得到了许多额外的奖赏:学生的喜爱、家长的认可以及领导的肯定。后来因为多方面的因素,我的记录越来越少了,偶尔翻看曾经的教学日记,还能看到当年的学生至今仍偶尔回来浏览他们的小学生活记忆,在日记下的留言,他们七嘴八舌地回忆着曾经的一幕幕,让我隔着屏幕都闻到了幸福的味道。
朱永新老师说:“要想写得精彩,关键是要活得精彩、做得精彩。”这一点我完全赞同,我是一个比较“一根筋”的人,不会胡编乱造,自己没做过的事,实在是融不进自己的文章里。过去我们常说,我手写我心,实际上应该是我笔记我行。自己的生活出彩了,文章才有可能写的出来,才有可能写得出彩。如果老师总是拿着一张教育的旧船票,年复一年地重复昨天的故事,不反思自己,不探索实践,生活怎么可能有新鲜感?
作为一线老师,我们首先要用心地生活,要用心地做好每一天。同时进行思考、剖析,发现自己每一天生活的得与失:得,得在什么地方;失,失在什么地方。今天的课孩子喜欢,是为什么?今天的课孩子好像没有搞懂,原因又是什么?这样不断总结反思,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新教育有一个“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计划,就是要求老师用心记录生活,每天坚持记录最少一千字,坚持十年,保证他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我们都知道,,开始写作不难,坚持一段时间也不难,难得是坚持三年五载,难的是坚持十年八年,甚至是坚持一辈子!付出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坚持行走!
朱老师针对写一本书给出了几个建议:首先就是要规划好选题。选题要能解答老师们关心的问题,能分享有价值的思考和行动。所以,题目要小、切口要小、案例要深刻,才能吸引编辑和读者。比如怎么解决孩子说谎、不爱阅读、不能坚持阅读等一线老师非常关注的问题,如果你能做比较有深度的研究,有计划地梳理、总结、整理出来,写成一本著作,可能就会比较有影响力。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日常教育叙事进行写作。写自己对课堂的专题反思,写自己的课堂实录的分析和研究,写自己如何研发、使用课程以及过程中的得与失,甚至关于对某一个特殊孩子的专题性跟踪和个案研究等,都是实际撰稿中容易操作的选题。
比如新教育团队中有个老师叫吴樱花,她曾经连续三年关注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对他进行个案研究,为他开设了一个专题的记录。三年以后,吴老师出了一本书叫《孩子,我看着你长大》,这个孩子也以全昆山市中考状元的身份考取了重点高中。我也曾经对班里一个“来自星星的孩子”进行了一段跟踪关注,可惜自己坚持的不久,只给那个小女孩带来了一点点的改变而已。后来我经常反思懊悔,如果我能向优秀的教育前辈那样坚持下去,说不定能够更多地影响到那个孩子。
新教育还特别提倡老师和父母、孩子、其他的老师共同编织自己教育生活的写作,比如通过对日记、随笔的批注,通过给父母的一封信等进行主题记录。当初为了让自己尽快融入新教育,更好践行新教育理念,我自己也买过许多书进行研读,飓风老师给父母和学生写的那么多的信让我深受感动并心生向往。
尤其是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实验小学的顾舟群老师,每周给父母写一封信;四川宜宾的新教育榜样教师飓风,她每年都要写一篇自己的生命叙事,记录她一年中与学生、学生父母等共同编织的教育生活,她们的赤诚、睿智和拼搏,让我感佩不已。
对我自己来说,最欠缺的还是大量的阅读和勤奋的实践,我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增加生活的积淀,这样才能有真正的源头活水。同时要养成写作的习惯,从写读书感悟和记录学生生活做起,越来越多地融入自己学到的教育理念。
用真情实感,做真实践行。努力实现师生的共同幸福。
第四章节“风格在博采众长和扬其所长之中”带给我的就不仅仅是感动了,应该是震撼。
朱永新老师曾说过:“缔造完美教室,创造生命传奇,离不开教师的独特风格。教师的风格,是一间教室特色的最重要根源。”
但我们都知道,一名教师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并不容易。拥有风格就意味着你已经出类拔萃,甚至意味着你已经独领风骚,意味着你已经成为一名卓越的教师。对于刚刚开始教育生涯的教师而言,首先应该追寻的是生命的成长,是自我的完善。此时距离风格的形成还有一段漫长的路程要走。新老师能做的,就是给自己树立起一个高远的目标,对风格进行认真思考和追寻践行。
文中提到的风格的形成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博采众长,另一个是扬其所长。没有博采众长就没有扬其所长。
教师的博采众长,就像蜜蜂采蜜一样,是一个不断采集花粉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风格的过程。事实上,无论阅读还是实践,到最后真正发挥重要作用的必然是和你生命最契合的、和你内在风格的潜力最贴合的,而这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到的。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就是风格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没有这样一个阶段,你就不可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人”指的就是你的风格,就是你真正的自我。
所有的学科、所有的大师在形成自己的风格之前,都会进行卓绝的努力,艰苦的探索。作为一名画家,要形成自己的画风,没有大量的临摹,没有大量的练习,是不可能成功的,教师也是如此。我们没有必要去尝试所有的事情,那会造成精力的过分消耗与浪费,但是,经过理性判断和取舍后的不断寻找是必需的这样最后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所以,博采众长是形成风格的重要基础。在这个阶段最需要的是我们新教育所提倡的“三专”理论: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广泛地阅读,坚持不懈地写作,为成长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
然后就是扬其所长,或者说是扬我所长。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坚持不懈地进行思考、探索和创造,在博采众长基础上有所独创,这就是风格。
独特的风格需要我们去寻找或张扬自己独特的优势。比如有的老师靠他的形象赢得学生,有的老师靠他的语言征服学生,有的老师靠他的态度打动学生......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路径和方法,所以,不同的老师完全可以有不同的风格。
在追寻风格的路上,我们不断丰富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好高骛远,不过于急切,当修炼到家了,就会有“蓦然回首,风格自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9月5日
今天阅读的是《给教师的信:阅读与人生》一书的第五章节《让学生父母成为教育的助手》和第六章节《让阅读真正走进课堂》
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家校共育问题。其实,不管是否愿意,父母都是不可或缺、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事实上,父母才是培养学生真正的最基础的力量。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刻骨铭心,持久悠长的。同时,学生们来到学校的时候,事实上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他的个性、认知风格、行为习惯已经初步形成了。比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可能是5岁到10岁不等,而这种差距的形成,主要也是在家庭中实现的。
我们要把父母当作对手还是当作助手?我们是做1+1>2的加法,还是做1-1=0的减法?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与父母的沟通的确是一门重要的艺术。以往,通过家访,我们可以感受学生家庭的氛围,了解学生父母的养育方式与家庭关系;现在我们则更多地通过电话、微信等联系。这种方式看上去便捷了许多,但还是有许多弊端的。
新教育倡导建立家校合作委员会和新父母学校,通过父母参与学校的重要事务和重大活动的全过程,实现学校的民主决策与民主管理。利用社会资源,帮助父母提高教育素养,解决育儿难题。教师和父母围绕着孩子搭建起教育共同体。要尽可能与父母协同合作,把父母的正能量充分发挥出来,家校携手,教师就会像有了三头六臂一样,能够在教育教学中从容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快乐成长。
第六章的中心话题是“阅读”,真正的“阅读”,是要走进教师和学生内心的。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拿起书籍,爱上阅读,然后才能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进而培养出热爱阅读的生命。
我庆幸自己曾经也是尽可能地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带着我的学生晨诵、午读、暮省,还专门开设了“李白诗词之旅”等晨诵课程;和学生一起参与新教育的“一道共读”活动,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孩子共读一本书,交流,反思,学生、老师和家长共写读书感受等等,那段美妙的时光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变成了一串串闪亮的珍珠!
新教育实验的阅读课程,是从点燃教师开始,不仅让学生涵泳于文字之美,体验于场景之美,升华于想象之美,而且通过教师推动的亲子阅读,将阅读从学校推向家庭,在家庭里播下阅读的种子。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首诗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家庭阅读的真谛:阅读是让孩子拥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家庭开始。最初的阅读是亲子共读,是父母读给孩子听,父母榜样式的阅读和引领式的荐读,对于孩子心灵成长更为重要。
如果父母自己的阅读视野与阅读水平非常有限,而不能给予孩子恰当的专业指导,则可以多带着孩子出入图书馆、聆听一些专家讲座,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进步。所以,在阅读这件事情上,家长要有长期陪跑、共同进步的意识。今年我班被发现的第一个“苗子”——周梦哲各方面都表现非常优秀,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老师的眼光。据她妈妈说,孩子是从四年级开始,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逐渐养成了读书和练字的好习惯,刚开始的时候也非常难,时间久了就好多了。所以当你只是陪伴了传说中的三七二十一天,就千万别说自己家孩子不行,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做父母的陪伴不到位,是我们不够坚持。
让阅读走进课堂,教师在课堂里引领学生阅读、剖析、对话,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同时也通过共读实现彼此的讨论、分享,调动思维,营造严谨又活跃的阅读氛围,在思想的碰撞与情感的共鸣中形成共同的精神密码,对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养成阅读习惯有着巨大的作用。
阅读走进课堂,只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形态。阅读更广阔的田野,是在教育生活中,开展切合学生特点的、学生感兴趣的各种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实践者。让学生尝试着建立自己的阅读俱乐部、举办“经典有约”的沙龙、自主举行读书会等,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立足教室,全力推动阅读,将优秀的阅读理念和实践通过学生辐射向家庭、向社会传播,从更大范围内推动并提升全民阅读。
(因为简书这个平台每天只能推送两篇文章,我想给孩子们分享“每日三个一”,想记录我和孩子们的故事,还想记录我的读书反思,所以我决定把反思集中呈现。感谢朋友们的喜爱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