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在墙上挂字画的传统,一是装点家居,二是显示主人文化素养,三就是时刻警示自己。
曾国藩被后人称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他的家族长盛不衰,得益于其良好的家风家训,而曾国藩的经典名言,也常被人们挂于家中墙上,这三句话,就非常适合挂在家里,警醒子女。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有句话说得好:”勤俭持家富,谦恭受益多。“
一个家庭的兴旺,离不开个人的勤奋和家庭的俭朴。
家庭保持俭朴可得兴旺,个人保持勤快可保健康,即勤快又俭朴的人,生活上是永不会贫贱的。
有道是创业难,守业更难。
从古至今有太多父辈辛辛苦苦挣下的偌大家业,却被败家子豪侈败光的事例。
所以我们要对生活保存敬畏和感恩之心。
曾国藩将”勤俭“二字运用的淋漓尽致。
他是一国宰相,可却没有一丁点宰相的架子,他每餐只有一个蔬菜,为此还得了个”一品宰相“的名号。他的鞋袜全是自家女眷缝制,只有一件天青色的缎马褂还是留着只有在新年和重大庆典上才穿的。不但如此他还要求家人出门不许坐轿 ,不许唤佣人添茶倒水,家中男子要亲耕农田,作农事,家中女子要能下厨,会作女红,不能假手他人。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曾以家中人口增多为由,耗费三千余钱,在已有百年之久的曾家老宅之外,新建了一栋新房,曾国藩得知后非常生气,发誓此生决不会住进新房。
其实不止曾国藩 ,我国古代帝王将相中有很多都以勤俭持家为训的。
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宴请众官员,也只有红萝卜、韭菜、两碗青菜和一份小葱豆腐汤,并且下令,今后无论谁摆宴席,规格就是四菜一汤,如有违反,定当严惩不贷。“
自此后”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就成了一首传唱至今的歌谣,流传于朱元璋的故乡。
可见勤俭不仅是一个家兴旺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强盛的根本。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事情发生时,就顺其自然,不要过于纠结于未来之事,专心的过好当下,不要恋恋不忘过去的事情。
这很符合现在人们活在当下的主流思想。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就在于太执着过去的事情,太纠结于眼前的事情,又太焦虑于未来的事情。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你欢喜也好,后悔也罢,都无法复制和改变,放不下就会消耗我们的能量,成为我们前进的阻碍,我们也不可能穿越回去,重头来过,只有把今天活好,才是对过往的最大的慰藉。
而未来之事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我们可以期待,可以计划,但不能幻想。当下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能期待未来就有改变呢?
总是瞻前顾后,顾虑现在,又担心未来,就成不了大事。
所以我们只要活好当下,只管耕耘,剩下的交给天意。
顺其自然,与现实相拥,与当下为伴,如此甚好。
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
懒惰、傲慢和奢侈是败家的原因,衰败的开端。
董宇辉讲过一个“懒驴效应”的故事。
有两头驴拉着货前进,一头驴走得快,一走驴却磨磨蹭蹭总是跟不上。
主人很着急,就把走得慢的驴身上的货搬到了走得快的驴身上。
慢驴这下走起来可就太轻松了,它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真聪明,快驴真傻,认真干活就活该累死。
到目的地后,主人想一头驴就能把货拉到,那我为什么还要白养一头驴呢?于是就把慢驴卖给了饭馆,变成了餐桌上的肉。
所以只图偷懒享受,可能会受到这世间最严厉的惩罚。
《易经》上讲:“傲慢始终于愚蠢相伴,傲慢谋事易败,做人谦虚受益良多。”
傲慢容易让人蒙蔽双眼,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更谈不上向他人学习,会失去合作的机会,成为个人成长道路上最大绊脚石。
奢侈则等于抵押出去了自己的前途。
如果一个家庭中充满骄奢淫逸之气,那么家中必多败儿,慢慢的一个家庭就会走向破败衰落。
懒惰是种慢性自我毁灭。它侵蚀我们的意志力,消磨我们的时间,最终导致我们失败。
傲慢是种自我膨胀,它让我们失去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阻碍我们的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
奢侈是种极致消费,它不仅掠夺我们的资源,还可能侵蚀我们的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