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不高兴就哼哼唧唧的,说什么也不听;
事情不按照他说的做,就开始生气、耍赖皮;
生气的时候还学会摔门了......
这些情况,你都经历过吗?
我们也经常会听到爸爸妈妈训斥小朋友:
“哭什么哭,不许哭!”
“明明你做得不对,你还有脾气了?你冲谁发脾气啊?”
“长本事了是吧?还学会摔东西了?“
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前一秒兴高采烈,风平浪静,下一秒暴风骤雨,天崩地裂。
作为父母你会发现孩子特别情绪化,经常哭,很容易生气,稍有一点不顺他的意他就会大发脾气,不愿意理父母很让人头疼。
孩子发脾气,看清问题再处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孩子坏脾气
其实是无条件信任
我们应该听过不少类似的话:你不在家的时候,孩子可乖了!怎么你在家,他还特别淘气?
偶然看到《美国育儿百科》里面这样一段话:当妈妈不在的时候,照看孩子的人告诉你,孩子表现得像个天使。千万别着急着高兴。这只是因为孩子对他人信任不足,不敢窥探他们的底线。
原来,孩子的调皮捣蛋、脾气更坏,是因为我们是他最亲近的人,对我们有足够的信任。
大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想一想,是不是在信任的人面前,我们才会敞开心扉,甚至宣泄情绪?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当孩子愤怒的时候,对我们而言是挑战也不失为一个机会。因为这个时刻,正是教孩子做情绪管理的良好契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2.面对孩子发脾气
家长“四不要”
1.再发脾气我揍你啊
不要比孩子脾气还大,眼前的问题貌似解决了,但到了青春期这样做,孩子的脾气可能更大。
2.那你自己待着生气吧
这样冷处理,孩子会更伤心更生气
3.好了好了都依你
总是向孩子妥协,骄纵也是害了他
4.你看人家…·
不要急于讲道理,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什么都听不进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处理情绪五步法
1.描述生气时身体的变化,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生气了
(你刚刚是不是小脸发烫,心跳加快··那是因为你生气了)
当一个孩子发怒时,大人通常称其为“大发脾气”。给孩子一个拥抱,这是一个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允许一个孩子感受愤怒(不用解救或试图“解决他的感受),直到这种愤怒消散。
稍后,你可以用一些启发式问题来帮助孩子理解他的感受,并提出解决方案。
2.帮孩子找出生气的缘由
(大人不许你做这件事,你不喜欢被拒绝;
总是拼不好积木,你对自己很失望;
得等待很长时间,你没有耐心了)
帮助孩子把愤怒说出来,而不是用过激的行为表达。我们需要引导孩子,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我们可以发泄,但一定不要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别人,可以吗?
3、帮助孩子一点点"降温”
(你可以大哭一场或用力跺脚发泄出来;
可以深呼吸换个安静的地方待一会;
可以找喜欢做的事,比如画画,玩玩具;
告诉大人你的感觉)
当孩子愤怒的时候,可以教他做深呼吸,或者从1数到10。
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外面走一走,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也可以允许他使劲跺脚或者捶打枕头。
4、情绪稳定后,让孩子一定记住生气的基本行为规则
(可以生气,但不能伤害别人,伤害自己,损害周围物品)
当孩子愤怒地想打人,及时制止他;当孩子摔东西的时候,及时阻止他的冲动。我们允许愤怒,但坚决不容忍你做出过激的行为。
允许孩子愤怒,但对孩子的行为设置限制: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破坏物品。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5、即使生气,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不要忘了解决问题才是目的)
成年人其实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应对孩子的愤怒,而不是对他的大发脾气进行回应。允许孩子愤怒,并在他平静下来后,教给孩子注意他为何而发怒,并学会正确地表达情绪。我们需要教会孩子:愤怒是一种身体情感,并帮助他培养处理这种情绪的正确方式。
事实上,任何孩子都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愤怒。
面对孩子的炸毛,我们应当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去引导,去倾听他内心的需求。
有些父母会选择暴力,言语或行动;有些父母会选择忽视和冷漠。对待孩子的愤怒,这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研究发现,被暴力对待的孩子,和被冷漠忽视的孩子,更容易走向极端:或养成讨好型人格,或暴躁不懂控制情绪而歇斯底里。
不管是哪一种,都让人心疼。
经常帮孩子练习用积极的方式来表达愤怒,而不是责备和羞辱,孩子就会越来越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愤怒。
我们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情绪绘本,教会孩子认识情绪并正确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