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破公务员考核“平均主义”“形式主义”壁垒,用好平时考核“指挥棒”,不断健全公务员平时考核机制,推动公务员队伍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聚焦考核难点,构建科学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多层次考核方法路径,构建公务员平时考核长效机制,强化平时考核,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公务员平时考核的工作提示》,及时了解被考核人的工作情况、工作进度等,通过考、评、查、用等环节,使公务员考核工作逐步由年度考核为主向平时考核并重转变,更加客观、公正、准确地掌握和评判公务员的日常表现,有效推动科学精准的知事识人体系落地见效。
注重考核实绩,设置合理考核指标。
围绕岗位职责和重点工作,科学设置考核指标,针对单位性质和职能特点不同,增强考核针对性,把工作实绩放在突出位置,结合职能职责和工作任务分类制定考核指标。坚持“共性”、“个性”与“动态”相结合,既考察政治品质、职业道德、工作作风、廉洁自律、出勤情况等共性指标,又兼顾重点工作、岗位职责、业务能力,担当作为等个性指标。同时,各单位根据工作实际灵活采取清单化考核管理方式,合理设定考核指标项目,重点考核干部工作实绩。
强化结果运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坚持以考核促提升,强化结果运用,让公务员在考核中成长进步,切实激励担当作为。对连续考核优秀的干部优先考虑选拔任用、职级晋升、教育培训等,对考核排名靠后的干部,及时谈话提醒,必要时进行诫勉。有效发挥考核“风向标”作用,切实增强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