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寒水司天五运六气
解读:
1. 太阳司天对应的年份
太阳司天之年,即值年地支逢辰或戌的年份,分别是壬辰、壬戌、戊辰、戊戌、甲辰、甲戌、庚辰、庚戌、丙辰、丙戌,共计十年。
■以壬辰年、壬戌年为例,前面三个词“太阳,太角,太阴”是什么意思?
第一个词是指司天,
第二个词是指年运(中运),
第三个词是指在泉
也就是说司天之气是太阳寒水,年运是太角,在泉之气是太阴湿土。
太角是什么意思?角是五音之一,五音就是五种音调,这五种音调的清浊、高低、长短是不同的。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从木火土金水五行次序上看,依次对应的是角徵宫商羽,角对应的就是木,太角就是木运太过。跟太角相对的是少角,少角也就是木运不及。角徵宫商羽五音都有太少之分,也就是说,五音所对应的五运都有太过和不及的区别。
2. 五运含义
五运运转中,小字号或括号中的“初”“终”标记的是此年主运的始终。“初正”代表值年的主运和客运的运转同步。
■主运和客运的五步是太少相生,用五音来表示。角徵宫商羽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具有对应关系。
值年岁运的五音建运就是此年的客运起点。
主运的起点是木运,只有太角和少角之分。这种区分是根据值年客运的五音建运来倒推的。
例如:壬辰、壬戌年的岁运是太角,那么五运的客运起点就是太角,五运的主运起点也是太角。戊辰、戊戌年的岁运是太徵,那么五运的客运起点就是太徵,而主运起点就是少角了。
3. 壬年物候特点
壬年是木运太过,丁壬之年木运主之,壬为阳年,五音为太角。木运太过,所以风气偏胜,风很大。
壬辰年、壬戌年主运之气为风,
“其化鸣紊启拆”,它的正常生化是和风吹拂,万物鸣响,草木萌芽,绽放生机。“鸣”,风吹木之声;“紊”,繁盛;“启”,萌生;“拆”,同“坼”,裂开,绽开。
“其变振拉摧拔”,它的灾变是大风振荡,折断、摧毁万物,树木拔起;
“其病眩掉目瞑”,它导致的疾病是头晕目眩,抽搐震颤,视物不清。“掉”,《说文解字》解释为“摇也”。木运太过,风气偏胜,风气通于肝,故容易导致肝病疾患。
《至真要大论》归纳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经和头有联系,《灵枢·经脉》描述肝经:“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人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4. 客运五步
“太角(初正),少徵,太宫,少商,太羽(终)”,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指客运五步:初运太角,二运少徵,三运太宫,四运少商,终运太羽。
■每年五个阶段是按照五行太少相生的次序排列运行的,五个阶段依次为角、徵、宫、商、羽。
如果第一步是太角,第二步就是少徵,第三步就是太宫…如果第一步是少角,第二步就是太徵,第三步就是少宫…
■■五运就是把一年分为五个阶段,推算每个阶段的气候特征,五个阶段相当于春、夏、长夏、秋、冬五季,所不同的是,五运是从一年的大寒节算起,每运主七十三日零五刻,合计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五运分为主运和客运。
5. 主运五步,主运和客运顺序
所谓主运,就是每年五个阶段的运气都是一样的,年年如此,周而复始,也就是初运木,二运火,三运土,四运金,五运水,大约相当于春、夏、长夏、秋、冬五季的气候,春天风木,夏天热火,长夏湿土,秋天燥金,冬天寒水。虽然年年大体上都是这样,但毕竟每年的气候都不太一样,都有它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可以从这一年的天干上推算出来,这就是客运。
■客运,顾名思义,就像个客人,是流动的。客运与主运一样,也分为五步,所不同的是,主运的五步是固定不变的,而客运是风水轮流转的。那么有没有办法推算呢?有。
客运的推算方法是以当年的岁运为初运一第一步运,然后以太少相生的规律进行排列,逐年变迁,十年一个周期。
比如这里说的壬年,丁壬之年,木运主之。因为壬年的年运是木,是木运太过,那么壬年的第一步运也是木,是木运太过,第二步运就是火运不及,第三步运就是土运太过,第四步运就是金运不及,第五步运就是水运太过。按照五音建运的说法,第一步运就是太角,第二步运就是少徵,第三步运就是太宫,第四步运就是少商,第五步运就是太羽。其他年份依此类推就可以了。
6. 太阳司天之年的运气和疾病
不同的太阳司天之年的运气运转、正常化用、异常变化、疾病特点等都是有所出入的。
①戊辰、戊戌二年的岁运是火运太过,但因其司天之气为太阳寒水,故可以制约此年的火热之气,构成相对的平气。“暄”,温暖。“暑”,暑热。“郁”,郁蒸。“燠”,热也,与寒相反。
《说文解字》说:“燠,热在中也。”
《礼记·内则》说:“问衣燠寒。”意思是询问衣服穿得是否暖和。
《尔雅》解释:“燠,煖也。”“煖”,同“暖”。
■这种运气的年份容易导致内热。
②甲辰、甲戌二年的岁运为土运太过,又逢值年地支五行属土的辰、戌,是为岁会,又因此年的司天之气与岁支的五行属性相同,故此二年土气偏胜,阴云雨落。“泽”,根据新校正所云:《五常政大论》中“泽”作“淖”,泥中水多,湿也。《广雅》说:“淖,湿也。”《说文解字》说:“淖,泥也。”
③庚辰、庚戌二年的岁运是金运太过,故金气偏胜,表现为凉。这种运气的年份容易导致胸背胀满。
④丙辰、丙戌二年的岁运为水运太过,又逢司天之气是太阳寒水,二者五行相同,称为天符。此二年因水气偏胜,容易导致寒留于经脉骨节之间。
后面的巳亥、子午、寅申、卯西、丑未五组可参照辰戌之纪的分析方法来理解。
[爱心]太阳司天六气的主客气分析
1. 这里说了每一年的运气导致的自然气候和疾病后,还总结了六气司天之年各自的总况和一年之内的客主六气加临带来的气候特点和疾病。
根据客主气加临的模式图,我们可以看出每一气的客气和主气的关系是相得还是相逆。
■■根据六气胜复淫治的实际变化,可以用五味来调节人体因之而导致的阴阳五行失衡的状态。
2. 一年之中,六气所主的时段分别是:
初之气第一阶段:大寒一春分,约1月21日一3月21日)
二之气(第二阶段:春分一小满,约3月21日一5月21日)
三之气(第三阶段:小满一大暑,约5月21日一7月23日)
四之气(第四阶段:大暑一秋分,约7月23日9月23日)
五之气(第五阶段:秋分一小雪,约9月23日一11月23日)
终之气(第六阶段:小雪—一大寒,约11月23日一1月21日)。
3. 太阳寒水司天之年的岁运皆为太过,所以这些年的气化作用会先于时间而到来,也就是气先至而时未至。
因司天之气为太阳寒水,制约了阳气升发;又因在泉之气为太阴湿土,土与水相合,故湿寒气流行于气交。
■五行在天对应五星:
东方岁星(木),
南方荧惑星(火),
西方太白星(金),
北方辰星(水),
中央镇(填)星(土)。
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在天对应辰星和镇星。寒水司政,阳气被制,故万物的生化相对缓慢。
4. 在这样的年份,黑色和黄色谷物的生长要优于其他颜色的谷物。
■“岁谷”,即得此年优胜之气(司天和在泉之气)而生的谷物,也就是此年生长较好的谷物。虽然太阳寒水司天之年寒气偏胜,但是寒气过盛就会有复气来制,也就是火气来复,这就是自然界气候的自我调节作用。
“政”,职能;“令”,执行的命令。有什么样的职能就执行什么样的命令。
从全年来看,客气是太阳寒水之气司天,主气是少阳相火之气司天,客气制约主气,水胜火,寒热相争,不止有阴雨,还可能出现暑热。
客气是太阴湿土之气在泉,主气是太阳寒水之气在泉,客气与主气一寒湿之气流行。
此年份的终之气的气候特点可能比较寒冽。总的来说,在这样的年份,人们容易患寒湿疾病,表现为肌肉萎缩、足痹、濡泻;如果火郁而发,则容易患出血病症。
5. 那么每一气的客主气加临导致的气候和疾病是怎样的呢?从太阳寒水司天的主客气加临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初之气
初之气的主气是厥阴风木,客气是少阳相火,它们之间是木火相生的关系,故气候非常温暖,草木生长较早,人们容易出现身体发热、头痛、呕吐、疮疡的症状。
②二之气
二之气的主气是少阴君火,客气是阳明爆金,它们是凉气知临热气的关系。客气的凉气可压制热气,导致草木生长缓慢,人体的热气郁于身体之中而出现胸腹胀满。
二之气的凉气来袭又因有三之气的太阳寒水的寒气而加成,故从二之气开始,寒气就开始流行了。
③三之气
三之气(司天之气)的主气是少阳相火,客气是太阳寒水,客气的寒气制约了主气的热气,寒气大行。雨水降下,人们容易受寒气侵袭。因寒气在外,热郁于内,寒热交织,故人们容易患内热,出现痈疽、泄泻、心中热、胸闷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救治,则容易造成死亡。
④四之气
四之气的主气是太阴湿土,客气是厥阴风木,风与湿相争,土得木则疏,故雨水较多,草木容易生化,人们容易大热、气短而患肌肉萎缩、赤白痢疾等湿热内蕴的疾病。
⑤五之气
五之气的主气是阳明燥金,客气是少阴君火,客气克主气,阳气得舒,草木生长良好,人们感觉会比较舒适。
⑥终之气
终之气的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是太阴湿土,寒湿相合,故天空阴冷昏暗,寒风袭来,人们会感觉比较阴冷。
6.■■■这种年份的治病之要就是寒则温之,湿则燥之,如有热郁则以苦寒泻之。
治疗疾病的时候需要制约胜气,泻郁气,补不胜之气的母气。
人们不仅需要食用得岁气的谷物来调养自身,还要避开邪气来护持己身之正气。
根据主气和客气的关系及寒湿之气的多少来制定药方:如果寒湿胜,则以燥热的药物化之;如果不是寒湿而是火热,则以苦寒药物制约火热。
7. ■■■
“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类似的话在后文中也反复出现,后文将不再重复解释。其义在于说明用药的大法则是与时(一年四季气候各自的温、热、凉、寒特点)相应,不要违背。细分来说,其义有四:
①使用寒性药物的时候需要避开寒气主令之时(既可指寒冬之气,也可指其他时间出现的寒胜)。
②使用凉性药物的时候需要避开凉气主令之时(既可指秋之凉气,也可指其他时间出现的凉胜)。
③使用温性药物的时候需要避开温气主令之时(既可指春暖之气,也可指其他时间出现的温胜)。
④使用热性药物的时候需要避开火热之气主今之时(既可指夏季的炎热之气,也可指其他时间出现的热胜。
■■不仅药物的使用应当遵守这样的法则,饮食亦当如此。用药除了需要遵守一年四季的气候大规律以外,还要注意某些时间节点的具体反常气候情况。应时施治,不可墨守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