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神的实验
为了测试我们心不在焉的程度,哈佛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马特·基林斯沃思和丹·吉尔伯特针对人们走神的频率开展了一项研究。基林斯沃思和吉尔伯特通过一款智能手机应用,在人们每天使用手机时随机进行问答测试。每次测试包含以下问题:(1)你此刻正在做什么?(2)除了此刻正在做的事情,你脑中有没有想其他事情?(3)你现在感觉如何?通过对数千参与者长达数月的追踪,研究者收集到近25万条数据。
数据标明,人们在近一半的时间里,准确来说是在近47%的时间里,根本没有专注于当下的事情。
实验证实,人们对所做之事的专注程度比事情本身对幸福感的影响更大。这就意味着专注于当下之事比这件事本身更能决定幸福感。这也提醒我们长期心不在焉会带来令人不悦的结果。
——《时间贫困》
怎么样做事情,要比具体做什么事情,对我们的幸福感影响更大?
看到这个片段时,我并不相信:
对于让人感到快乐,或是有意义感的事情上,专注的做肯定比心不在焉的做,幸福感更强;
但是对于那些并不会让人感到快乐和充实的事情上,难度不是分神做其他的事情,更能够有效的利用时间?能够过得更充实?
为了验证这个片段的道理,在今天下午单位开会时,我一改往日刷手机,做其他事情的做法,而是专心致志地记录笔记。虽然没有达到心流的状态(估计也没办法进入心流),也有八成的专注度。
结果和我想象中的并不一样。
以往开会分心做其他事情时,我的TODO list上能够减少一两个事项,但是在内心的踏实、笃定的感觉方面,确实不如专心开会的状态。
平时开会时干自己的事情,内心总有一点虚浮在空中的感觉,像一只氢气球随风飘荡。
而专心开会、记录笔记,则是安稳的踩在大地上。
所以,一心二用的做法,可以提高效率,却会降低每日的幸福感。
而专心致志的状态,即使是用在并不喜欢的事情上,也能够提高幸福感。
字数:400
时间: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