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五辑:第一辑 神圣的好奇心;第二辑 阅读与成长;第三辑童心和童年;第四辑 如何做父母; 第五辑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第六辑 我看道德教育;第七辑 讲演辑录。打动我最深的是第一辑和第二辑。
第一辑《神圣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的最重要的智力禀赋之一。孩子在幼儿期皆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充满探问的兴趣。然而,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神圣的好奇心是一株脆弱的嫩苗,它是很容易夭折的。好奇心这株幼苗除了需要鼓励外,主要需要自由,强制必然会损害探索的兴趣。一般来说,好奇心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这几乎是一个规律,即使在最好的教育制度下,恐怕也是这样
在教育上,好奇心体现为学习兴趣。所谓兴趣,其主要成分就是智力活动的快乐。包括好奇心获得的满足的快乐。一个人做事是出于兴趣还是处于强制,效果大不一样。出于兴趣做事心情愉快,头脑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往往事半功倍。出于强制做事,心情沮丧,头脑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往往事倍功半。做一般的事尚且如此,学习就更是如此了。因为学习是纯粹的智力活动。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感受到智力活动本身的快乐,学习就会是100%的痛苦。遗憾的是,这正是今天多数学生的状况。
兴趣应该是智育的第一要素,如果不能激发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就谈不上素质教育。强调兴趣在教育中的意义,绝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相反,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必须自己是充满求知兴趣的人。并且对于学生的兴趣差异给予同情的观察,发现隐藏在其后的能力,真正因材施教。相比之下,靠重复灌输和强迫记忆标准答案奏效的应试教育,真是太偷懒,太省力了。当然,同时也无比辛苦,因为这是一种低水平的简单繁重的劳动,教师自己从中也品尝不到丝毫智力乐趣,辛苦成了100%的折磨
思考比知道重要
在智力教育中,最不重要的是知识的灌输,当然可以教孩子识字和读书。不过在我看来,这至多是手段,绝不可当做教育的目标和标准。追求孩子识多少字和背多少古诗,甚至以此夸耀,那不但可笑而且可悲。教授知识的方法是否正确,究竟有无价值,完全要看结果是激发了还是压抑了孩子的求知兴趣。活跃的理性能力是源头,源头通畅,就有活水长流,源头干涸,再多的知识也只是死水。
对孩子的智力教育,我比较留意孩子的智力闪光,及时给予赞扬和肯定。幼儿理性觉醒的能量是非常大的。一定会有好奇、多问、爱琢磨等表现,所需要的只是加以鼓励,给他一个方向,使他知道这些都是好品质,从而满怀信心地继续发扬。在我看来,倾听、重视、鼓励孩子的发问,和孩子进行平等的讨论,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兴趣和能力,是父母在孩子的智力教育方面所能做的最有价值的工作。相反,倘若对于自然生长的智力品质视而不见,却另外给他规定一套人为的标准,他在智力发展的道路上就难免左右失据,事倍功半了。我认为没有比和孩子一起讨论他所感兴趣的问题更重要的智力教育了。
儿童与哲学
有心的父母一定会注意到,儿童尤其幼儿特别爱提问,所提的相当一部分问题是大人回答不了的,原因不是缺乏相关知识,而是没有任何知识可以用作答案。这样的问题正是不折不扣的哲学问题。哲学开始与惊异,孩子心智的发育进入旺盛期,就自然而然会对世界感到惊奇,对人生产生疑惑,发出哲学性质的追问。
对于孩子哲学性质的提问,聪明的大人只需要做两件事,第一是留意倾听他们的问题,第二是平等地和他们进行讨论,要让孩子感到他想的问题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他能够想这样的问题,证明他聪明,会动脑子。同时不妨提一些可供参考的观点,但一定不要做结论,因为真正的哲学问题是没有结论的,一做结论就必定简单化因而必定错误。
相反的态度是麻木不仁,充耳不闻,或者用一个简单的回答把孩子的提问打发掉,许多孩子的哲学悟性正是这样在萌芽阶段就遭扼杀了。
凡真正的哲学问题都没有终极答案更没有标准答案。孩子一旦开始想这类问题,你不要急于让孩子想通,事实上也不可能做到。宁可让他知道,你也还没有想通呢,想不通是正常的,咱们一起慢慢想吧。一定有人会问:既然如此,让孩子思考这种问题究竟有什么用?我只能这样回答:如果你只想让孩子现在做一台应试的机器,将来做一台就业的机器,当然就不必让他“学”哲学了。可是倘若不是如此,你更想使孩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哲学就是“必修课”。通过对世界和人生的那些既“无用”又“无解”的重大问题的思考。哲学给予人的是开阔的眼光、自由的头脑和智慧的生活态度,而这些品质必将造福整个人生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最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写只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学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怎样通过叙事来说理
通过叙事来说理是常用的作文方式。这样的文章容易写得概念化、一般化,究其原因,往往因为所说之“理”并非作者从亲历之“事”中感悟,而是一个抽象的东西。于是只好概念先行,根据概念编造或推演出“事”来,然后贴上“理”的标签。结果,所叙之“事”必定显得假或者空,成为所说之“理”的生硬的图解。
其实在生活中,人人都不缺乏由“事”悟“理”的机会,就看是否有心。请看《习惯说》刘蓉就是一个有心人。书房的地上有一个坑,开始时,他踩到那里就别扭,觉得被绊了一下,久了便习惯了,好像坑不复存在。后来坑被填平,开始时他踩到那里又别扭,觉得隆起了一个坡。也是久了,便习惯了。一个人经常经历这样的“事”,恐怕都会有所触动。但往往不去细想。刘蓉不然,他认真思考被触动的缘由,就是习惯的力量之大,可以使人觉得坑是平地,平地是坡,于是找出了寓于“事”中的“理”,即“君子之学贵慎始”。
所以,经历某件事,如果你被触动若有所悟,这时候就要留心,你不要停留在若有所悟的状态,而要把若有所悟变成确有所悟,想清楚所悟的究竟是什么。某个“理”业已寓于“事”之中,你要把它找出来,而且要找的准。真正是这件“事”使你所悟的那个“理”。一个人养成了这样由“事”悟“理”的习惯借 “事” 说 “理”就不是难事了。
第一,要选取真正触动你的“事”,第二,要找准你在“事”中悟到的“理”。在此前提下,写作的艺术在于“叙”。“叙”无定规,最能显出作者水平。“叙”的关键是细节的处理,要把握好“叙”的节奏,有节制,有起伏,不妨还有悬念。“叙”好比演剧,此时“理”并不出场,但他却是始终在引导着 “叙” 的导演,最佳效果是,通篇是“叙”,却已经不露痕迹的把那个尚未“说”出的“理”呈现出来了,因此只需要在最后“说”一句点睛的话就可以了,甚至连这句话也不必“说”了,这就好比导演只需在最后谢一下幕,或者连谢幕也不必了。
第二辑 《阅读与成长》
青春期的阅读
青春期的阅读真正具有恋爱的性质,那样纯洁而痴迷。书的世界里,一本本尚未翻开的书,犹犹如一张张陌生女郎的谜样面影,引人遐想,招人赏析。每翻开一本新书,心中期待的是一次新的奇遇,一场新的销魂。人的一生中,以后再不会有如此纯洁而痴迷的阅读了,成年人的阅读几乎不可避免的被功利,事务,疲劳损害。但是一个人在青春期是否有过这样充满激情的阅读经验,这一点至关重要,其深远的影响必定会在后来的人生中显示出来。青春期是精神生长的关键期,也是阅读习惯的关键期,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通过青春期的阅读。一个人真正发现的是人类的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世界,品尝到了在这个世界里漫游的快乐。从此以后,这个世界在他的人生地图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位置。会不断的向他发出召唤。相反,有些人在学生时代只把力气用在功课和考试上。毫无自主阅读的兴趣,那结果是什么?你们看一看那些走出校门后不再读书的人就知道了。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事实上,爱读书的人基本上是在年少时代为一辈子的读书打下了基础。这个基础,一是产生了强烈的而持久的阅读兴趣,二是形成了自己的阅读眼光和品位。
看一个学生的心智素质好不好,就看他是否具备了两种能力,一是快乐学习的能力,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简言之,就是喜欢学习和善于自学。这样的能力一方面诚然也可以体现在功课上,比如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能够比较轻松的对付考试。但是另一方面,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课外阅读上。课外阅读是学生个性和禀赋自由发展的主要空间。素质优秀的学生一定不会舍弃这个空间的。我由此得出了一个衡量学生素质的简明尺度,就是看课外阅读在他的全部学习中所占的比重有多大。我坚信,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学生,即使功课稍差,他将来的作为定能超过那种功课全优但毫无自主阅读兴趣的学生。同样衡量一所学校的教育水准,我也要看是否有浓厚的阅读风气,爱读书、会读书的学生占的比重有多大。如果只是会考试,升名校率高。为此搭进了学生们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那不能算是好学校,一个恰当的名称叫应试能校。
什么是“读书人”?按照我的理解,就是一辈子爱读书的人,就是以读书为乐,为生活方式的人。人是要一辈子读书的,而能否养成读书的习惯和品味,中学时代是关键。在这方面,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相当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个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读过的一二百本好书。如果少年时没有品尝过阅读的激动人心的快乐,没有自己心爱的书和喜欢的作家,其全面发展是不可设想的。对少年来说,任何教育都不能取代经典好书的阅读。办学应当从阅读开始,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如果说少年期是养成读书习惯和品味的关键时期,那么能否让足够多的学生拥有青春期的阅读,教师是关键。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爱读书、会读书的人,是真正的读书人,才能在学校里形成一种风气,把学生也熏染成爱读书、会读书的读书人。好教师一辈子只做两件事儿,读书和教书。读书利己,教书立人。教师的幸福在于二者是完全统一的
哲学是启迪人生智慧的学科。人的一生中是否受到哲学的熏陶,智慧是否开启,结果大不一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其实至大无比。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明白、欢欣、宁静的,没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糊涂、烦恼、躁动的。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优秀,二是幸福,而这二者都离不开智慧。所谓智慧,就是想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唯有这样,才会懂得如何做人,从而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优秀的人,也唯有这样,才能分辨人生中各种价值的主持,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从而真正获得和感受到幸福
哲学对于人生有这么大的意义,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走进它、得到它呢?我一向认为最可靠的办法就是直接阅读大哲学家的原著,最好的哲学都汇聚在大师们的作品中。不错,大师们观点各异,因此我们不可能从中得到一个标准答案。然而,这正是读原著的乐趣和收获之所在。
常常有父母问,让孩子在什么年龄接触哲学书籍最合适?我的回答是顺其自然,早比晚好。顺其自然就是不要勉强,孩子若没有兴趣,勉强只会导致反感。早比晚好,则要靠正确的引导了,方法之一便是提供足以引发孩子兴趣的适宜读物。当然,孩子不可能直接去读原著,但是要相信,通过某种方式让他们了解那些最伟大的哲学家的基本思想,仍然是使他们对哲学真正有所领悟的必由之路。
读书时最愉快的感觉,感到最有收获的是什么?我自己觉得肯定不是去分析所读的那本书的全部内容,而是突然发现作者表达的某个思想我也有,但是他表达的非常好,引发我去进一步思考。这是一种自我发现,是你本来已经有的东西被唤醒了,这是最愉快的,是最大的收获。你自己本来完全没有这个东西,那本书把这个东西表达的再好,你读的时候也是不会有感觉的。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对文本的反应是你内心已有的东西的一种表现。而不仅仅是在理解一个客观的东西。把阅读当做一个纯粹客观的接受过程,那是最笨、最无效的。事实上,你内在的积累越深厚、越丰富,阅读的过程就越愉快、越有效。如果你把阅读时被唤醒的东西表达出来,这就是写作了。你们看我的很多文章,实际上都是读了某本书以后写的,但是我绝不是在分析那本书,我是在说读了以后被唤醒的东西,这个东西才有意思。我觉得我也可以说一说这个东西,甚至可以说的更好。这样的文章往往我自己特别满意,读者也喜欢。
这是阅读。另外,我觉得要让内心丰富,还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写作。我认为本真意义上的阅读和写作都是非职业的,应该属于每一个关注心灵生活的人。你们将来即使读理工科也应该写作,并不是说读人文书籍只是学者的事情,写作只是作家的事情。其实我成为作家是非常偶然的,我在上学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成为一个所谓作家,但是我不当作家也一定会写。我的写作是从写日记开始的,我从小就写日记,到高中和大学的时候,基本上是天天写,一天写好几页。我一直说,从高中到大学,我就两门课,一门是看课外书,还有一门就是写日记。
面对中学生的时候,我总是提一个建议,就是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你们现在正处在人生的早晨,以后的日子还很长,你们要记住,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你的经历,是你在经历中的感受和思考。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的生活中,你们会有快乐,也会有苦恼,会有顺利的时候,也会有受挫的时候。会遇到喜欢的人,也会遇到讨厌的人,一个人外部的经历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但是我觉得,通过写日记,你可以把所有的经历,包括有些反面儿的经历,都转变成你的财富。大家都在一天天过日子,但是有的人是用心在过,有的人他的心不在长,灵魂不在场,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写日记的作用是在鞭策你,督促你,让你的灵魂在场。写日记的时候,实际上是你的灵魂在深思你的经历,对那些有意义的经历给予肯定,把他留住,养成这样的习惯,当你生活的时候,你的灵魂也会在场,用我的说法就是你的灵魂的眼睛也是睁开的,你会关注和仔细的品味那些有意义的经历,你的生活因此充满了意义。所以通过写日记,不但可以把外在的经历转变为内在的财富,而且还可以让你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你的外在经历。你有一个身体的自我,这个自我在社会上活动、折腾,你还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个更高的自我可以说是一个理性的、灵魂的自我,是人性中本来应该有的。但是许多人的更高的自我是沉睡着的,甚至几乎死去了,再也唤不醒了。我们一定要让这个更高的自我早一点觉醒,让他来指导身体的自我。而写日记和读好书就是让他觉醒的好办法。
人不能缺少两种交谈。一个是和历史上的大师交谈,这就是阅读。另一个是和自己的灵魂交谈,比如写日记。换一个说法,人不能缺少两个最重要的朋友,一个是自己,就是你身上更高的自我,另一个是好书,活在好书里的那些伟大的灵魂。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范围终归是有限的,你可能在你的周围的环境中找不到大师,但是许多大师在书籍里面,你随时可以去见他们,一个是大师,一个是自己。有了这两个朋友,你不会孤单,不会浮躁,你就会拥有一个宁静的、充实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