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A股打新,绝大多数人都听过A股打新,知道中签了能赚钱,可能有些人还知道中签率很低,但是对于A股打新到底能有多少收益没有具体的概念,今天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1. 新股打新收益计算
集思录上有一个【新股人品计算器】,打新数据可以从2016年1月22日开始回测,用该工具计算和整理了2016年以来各年度的打新收益理论中签数和理论收益,见下表:
图1:A股打新平均理论收益测算
上表总结一下那就是:
沪深各5万元市值(总共10万元)的底仓,从2016年至今(6年),账户平均总收益53068.1元,平均每年收益13844.69元,平均每年收益率13.84%。
沪深各10万元市值(总共20万元)的底仓,从2016年至今(6年),账户平均总收益153047.6元,平均每年收益25507.937元,平均每年收益率12.75%。
沪深各20万元市值(总共40万元)的底仓,从2016年至今(6年),账户平均总收益153047.6元,平均每年收益37149.762元,平均每年收益率9.29%。
沪深各30万元市值(总共60万元)的底仓,从2016年至今(6年),账户平均总收益247973.07元,平均每年收益41328.845元,平均每年收益率6.89%。
敲黑板划重点了,假设你只持有股票不打新,那么你损失的平均数就是这么多钱。
当然,这里还是要普及一下概率知识,假设每个股票中签率是1%,连续抽签100次,实际上中签1次的概率只有63.4%,也就是有36%左右的人,一签都没中。
所以,打新就是个拼人品的活儿,A股去年上市的新股有482家,然而打新这么多次,仍然有一定的概率一个都不中。
但是,如果人品好到飞起,你也有可能一年连中好几个,收益率达到50%以上。
所以,打新还是要打的,万一人品爆发,理想实现了呢?
2. 高息门票股收益计算
现在问题就来了,A股打新是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的,没有持仓市值,也就无法打新,所以要选好股票,防止股票亏损的比打新的收益还要多。
那么,究竟选啥股票作为门票股呢?
门票股要估值合理、盈利稳定,我前段时间所说的高息股许多都符合这个要求,高息股大多是处于成熟行业,盈利较为稳定,成长性不高,以最最最常见的沪深的高息门票股各选三只(拍脑门儿闭眼选,主要考虑钢铁、高速、银行等行业,这几只股票未曾持有过,也未曾事先查看过历史走势,我真就是看哪个名字最熟),深市三钢闽光、招商蛇口、粤高速A,沪市大秦铁路、招商银行、中国神华,持有6年,持仓比例等比例均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对这些股票耳熟能详。
那么,来测算一下我们持有6年的情况(2016年1月21日收盘价买入,以10万元市值为例)
图2:10万元市值高息股持有六年收益表
以上表格中,已考虑分红扩股因素,最终结果可以看出,我们以10万元本金持有六年以上股票,六年后加上红利(未考虑红利税)总共盈利114518.4元。
3. 总结
以上两部分收益总结一下,如果我们10万元持有以上股票作为门票股六年,期间啥都不干,只无脑打新股,每只新股都申购,无论是否破发都在上市后收盘时卖出,也不考虑红利再投,加上打新收益,理论上的收益为114518.4+53068.1=167586.5,理论年化收益率达到了27.68%。
当然,如果运气真的特别特别点儿背,六年来一个新股都没中,那么年化收益率也达到了18.91%。
也就是说,就这样一个简单的持有高息股+打新的策略,你的年化收益大概是18.91%-27.68%之间,妥妥的跑赢了大多数人。
那么你觉得,六年来坚持打新,一个新股都不中的概率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