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老师,我们一般叫刀哥,近读刀哥新书《寻找教师成长的内驱力》,脑海中突然跳出这样一句话:“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
这本书20号收到,有空就读一点,一周刚好读完,里面有好一些文章,在刀哥的公众号里读过,再次读到仍有醍醐灌顶的感觉。里面的很多观点我高度认同,因为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谢老师指出,凡是优秀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很注重自我成长。成长的途径是通过写教育随笔不断地在反思,通过阅读开阔视野,在陶炼篇里,谢老师提出,要做一个有行动力的教师。教师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无论缘于何种原因走上教师这个岗位,都要培养起对学生,对教育的热爱,只有热爱才愿意主动付出而无怨无悔,才能乐此不疲,将职业变成事业,才能不辜负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期待。同时,应珍惜每一段教学经历,无论有多么艰辛和坎坷。都始终向上,不断思考,不断写下,不断阅读,穿过“窄门”,才能走向宽门。 大处着眼,从细节处入手。在转化后进生,带好后进班中积累自己的教育智慧。1.做教育的先醒者:有前瞻性有思考力。2.做“三明”教师,3.做独特的教师。发现自己的天赋,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4.坚守教育常识。这样你会更“强健”,更优雅,更智慧,保持对美好教育的向往,教育会让人生变得更美好。如此,教育虽不易,却总有可为处。
通读全书,发现谢云老师在实践中深思熟虑的结果,也是谢云老师自己的写照,刀哥是一个深情的人,对父母,妻儿,学生,一线教师,事业怀着赤子般的热爱,从一线教师到绵阳市涪城区进修校副校长,他怀着一份赤诚致力于研究教育,研究教师,既仰望天空又脚踩大地。诗人的激情与率真,工匠的勤勉与务实,在他的身上高度统一。
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荣幸地加入了谢云(刀哥)老师的知行社。
漫步校园,很多老师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惑,比如,当教育总是在一遍遍重复自己,不可避免地出现职业倦怠的时候。当教育越来越卷,面对风华正茂的学子和他们层出不穷的心理问题的时候;当社会在变,教材在变,学生在变,以往成功的经验可能变成现在失败的教训的时候.......教育的激情正在一点点消退,教育的幸福感正在一点点消失。
知行社是老师们读书写作的沙龙,“奇文共欣赏,文章相与析”。读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于漪,李镇西,魏书生……,写读后感,教育随笔,行走,观课。
知行社又是教师相互交流、展露才华的平台,除了知行社年度刊物,年度人物,《涪城教育》,刀哥还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推出优秀作品,同时还把他的朋友圈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他的平易使每一个人都不会被忽略。知行社不断发展壮大,他胸襟使他的成员从涪城扩展到全国,于是,在他十岁生日时完成了他的使命,汇入教育行走的大海之中,他的创办人成为教育行走的发起人。
知行十年,大家都由青涩到成熟。获得了自己的成长,有的著书立说,有的走上管理岗位,有的成为业务骨干,成为涪城教育的中坚力量。比如谢首勇,涪城区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钟锦钰成为特级教师,王凯校长,引领了一个无比幸福的教师团队,这个我在《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分享过,还有高原石头,霏霏小雨,罗红,风来云往。 这实在是非常可爱的一群人。
他看到读写和教师成长的关系,于是引领读写,推动教师成长,不遗余力地托举一线教师,并做到极致,将一个人的优秀变成一群人的优秀,同时他自己也获得了成长,硕果累累。
我记得刀哥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好学上进,他必定会遇到一个个贵人。毫无疑问,对这些老师来说,刀哥,就是这样一个贵人。
我是一个慢热型的人,比如教育行走,到了第四、五届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有一次知行社年度活动,正好是我儿子出生的时间,知行社的活动只参加了两次,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中断了,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遗憾的事。但还是常常在写,为年度刊物,知行十年投稿,刀哥是心胸宽广的人,毫不计较。有两篇文章,还在他公众号上推送。
从2000年到进修校参加培训,听刀哥上课,到参加刀哥组织的知行社,我现在很清晰地记得我第一年参加知行社,那一年的年度刊物将我的几篇文章放到一起,编了一个孙红梅卷。谁能理解我那时的感动呢?
说真的,一个教书匠,你写几篇文章,别人可能戏谑地叫你才女,其实可能言外之意是,你娃娃吃饱了没事干,尽整些没用的。甚至可能因为读写孤立自己,把自己变成少数。当时,那种被赏识被鼓励的感动,实在非言语所能形容。
还有一篇教育随笔,当时有一位校长,一学期结束,邀请大家写文章对半年的工作作一个回顾。
当时正值我教完了2017~2020届学生,就将这届学生的故事写成了一篇随笔。这个班的学生是被名校拔尖后在学校内部又分层的学生,属于后进生之列,但这一届学生有很多令人感动的地方,令我骄傲。 比如说这个班诵读能力很强。他们到初三的时候,这个由后进生组成的班级可以代表学校去参加涪城区的诵读比赛并载誉归来。班上随便找两个学生稍加指点主持学校大型活动,都从容大方声情并茂,这当然要归功于班主任,也与我三年语文课上对诵读坚持不懈的训练不无关系。
比如说这个班的作文训练,最初很多学生错别字连篇,连句子都写不通顺,但是,不断阅读,不断地鼓励,不断地写,他们写老师、写同学、写校园,因为写得太惟妙惟肖,在办公室分享常引得老师们赞叹。
这些作文有的在报纸上发表,有的在绵阳本土作家蒋晓东老师的平台上推送,我们每一学期都会出一本作文集,我们的作文集每次从筹备到印刷只需几天,但质量很高,为同事推崇。
初三时,陈俊宇、董月获涪城区区委政府组织的欧阳修文艺“新苗奖”。当然这一届学生的中考成绩也不错,获涪城区教体局表彰的二等奖。
…… ……
在这个班,我看到教育的N种可能,当然,他的前提是,对学生评价的多元化,和师生之间的双向奔赴。
学校给大家写的教育随笔评奖,给我的这篇随笔评的是三等奖(只有一二三等奖),我发给刀哥,我说刀哥,我写了一篇文章,如果以后要搞活动的话,我就用它参加。刀哥说,那先在我的公众号上推出吧。
刀哥的公众号推送不久,我的一位在北京的朋友给我发来信息:“孙老师你的这篇文章,我在好几个群都看到了,都在传这篇文章呢。”
我心里一震,那时候我正在和家人在青海旅行,望着澄澈洗练的茶卡盐湖,百感交集,是如此的宁静辽远,这世界是如此地温润美好。
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2020年9月2日的《中国教师报上》,收录入2021年度的文学绵阳。2022年获涪城区欧阳修文艺奖三等奖。以及我后来加入名师工作室,都与刀哥的热忱推送有关。发表在2020年9月2日的《中国教师报上》,和收录入文学绵阳。我想如果没有刀哥的推送,不会那么顺利。
正像刀哥所说的那样,我们身边的学校,可能有数米米成功的,有一些的确没有一所有特色,有个性,关乎孩子个潜质的学校。为什么会这样呢?有可能是认为教师的工作已经够辛苦的了,哪有时间读书写作呢?其实或许是因为不读不写才让工作越做越辛苦,因为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材在变,而教师自己没有变。
有可能是有些学校,他们本来非常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是青年教师)。有素质很高的教师,有勤奋的校长。但由于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定位是“数米米”。虽然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他们的学生有不少是抑郁的,却被分数所束缚,于是墨守成规。
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要符合成长的规律,教育不适合大规模、流水线,需要整个社会不要那么急功近利,需要真正懂教育的管理者,需要管理者敢于面对各方面的质疑和挑战,因循守旧,功利的教育哪怕有再多肉眼可见的弊端,因为有惯性,都容易。改革哪怕有再多显而易见的好处,因为不合群,都很难!因为愿意读书的人少,愿意阅读的人少,做官容易,做事很难。那就以自身为光,照亮一隅是一隅。营造教育局部的春天。然后,春色满园。让我们共同追寻教育的乌托邦,让教育为儿童的终身幸福奠基。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真实性,实践性,深刻性,操作性,刀哥并不像通常的教研员,说得高大上。但因为自身缺乏实践,离面太远,难以企及。这本书正是作者和许多一线教师成长的真实写照,因此将教师成长的路径,梳理得十分得清楚,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作者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文字,功底深厚的作家,这本书的语言直击心灵,可读性强,没有一般的理论文章的晦涩难懂。
向上走,哪怕一小步,也有新高度。
2024.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