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独处,乐于独处,享受独处
2020年我学会独处,2021年我也收获了美好,脾气性格改变,家庭变得更加和睦了。 有舍有得,想想刚开始独处的烦躁不安,再想想现在的淡定从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坐等我的虎宝出生,相信努力了一切美好总会如期而至
年少的时候,总是耐不住寂寞,三五日不呼朋唤友就觉得孤单。中年的时候,越来越爱独处,把每一天都当作是今生的最后一天,读书、考证、养花、健身、学做新菜、学习理财、旅行……没有寂寞,极度充实,还常常感叹早20年就该这样。越独处越自由!越学习越感无知!这样的改变真好!
今天下午原打算利用节日的福利,去图书馆享受片刻的宁静,可疫情期间图书馆关闭。路过一家漂亮的饮品店,被招牌牛油果酸奶吸引,进店小坐片刻,窗外阳光明媚,街上行人不多,此刻内心宁静无比。
三十好几了,眼见孩子慢慢长大,想陪他一起度过幼小衔接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可自己的工作不好不差与孩子相处时间太少,感觉工作,生活,家庭太多琐碎有些应接不暇可又没勇气放下手头工作完全全职,看到妈妈带孩子一些状况(可能我自己带也有)心里很是着急。
每周逛街一小时,认真逛几个店。不是为了买而是为了看。逛街对女人来说,是一种看世界的方式。看店,看好物,看橱窗,看穿着有趣的人。
2. 有固定的看书时间,不受别人打扰也不受手机打扰。中年女人若有读书习惯,会发现这是滋养头脑成本最低的方法。滋养头脑,就是让自己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价值体系,有独立思考能力。
3. 浏览有兴趣的艺术展或花展或其他展,感受美。我喜欢一个人去那种偌大的美术馆或展厅,很容易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自己小了,所看的东西更大,所悟的道理更深。
4. 给一个久违的朋友写封信。写信是一种古老的慰藉方式,对写信人和收信人都是。写的过程很珍贵,不是发微信文字,更不是语音,不是那么潦草,每一个字下笔都要斟酌,是一个整理自己心绪的过程。实在不知写给谁,可以记日记,就当写给自己的情书。5. 沉迷于某一种很静的爱好,比如钓鱼、茶道、练字、插花、织毛衣、做手工。中年若有一两个不功利的爱好,就是在纷乱繁忙的缝隙中,为自己悄悄建筑了一个避风港。6. 禁声一日。一个朋友,她的工作每天要说很多很多话,说到自己头疼。后来试着放下所有事,每个月禁声一日,一个人呆着,很是修补元气。其实禁声不易,要控制很多习惯性地张口,24小时不说话,心会沉静,脑子反而会转得更快,很利于思考。7. 一个人去旅行。两个人或一群人旅行,当然很好。也向往一个人旅行,很喜欢那种一个人旅行写下来的旅行书。说起来人年纪大了,应该更喜欢安稳而舒适的旅行,可还是很期待那种有一点点探险、无从预料路上会发生什么的旅行。旅行者说:走遍千山万水,最终是为了找回自己。也许每个人的长大过程,都是不断妥协丢失自己的过程。所以要去一条未知大道上,看见内心,找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