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看了这本书一半以来又一个新的标题,我获得一些我之前脑中没有的理论知识。
带着昏昏欲睡沉沉的脑袋和不断下牙的眼皮,我勉勉强强地读完了。初读一遍,我把它分为五个段落。
第一段:描述7—8岁儿童与13—15岁少年的不同的思维活动特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二段:少年的特点之一,就是他们对事、对人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并指出通过劳动来检验真理的过程,是形成正确的信念和使批判态度得到正确发展的最好手段。
第三段:少年思维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他们比学龄初期儿童更明显地表现出一种从整体上把握感知对象的意图,并且力求根据主导地位的正面特点或反面特点提出关于感知对象的看法。
第四段:关于少年的智力积极性的内容。
1.智力积极性要求从事独立的脑力劳动,更要求意识到这种劳动的智力目的,并且由此而体验到智力情感。
2.少年的思维积极性增强的另一个证据,就是他们常常要对一个问题做出绝对的、最终的回答,要求提出毫不含糊的详尽无遗的证明。
3.教育者对这个年龄期的少年正在发展的心灵中所发生的复杂变化缺乏细心的对待。也就是,教师的描述和解说中任何一点点不明确、含糊和不准确的情况,都会降低少年对进一步的智慧努力的兴趣。
4.即使是正确教育的条件下,这种内心的改造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五段:少年的思维进积极性和情感积极性成长的一个标志,就是他们开始记日记。
![](file:///privat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E6E69A2C-E350-41F6-AEED-CA5570A515AD/tmp/43F0E7B1-8579-4AFB-B197-60C0480DFACD.jpg)
上传中,请稍候…
第六段:总结。智力积极性是少年精神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