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看来,酱是用于帮助身体化的好东西,吃饭不配上酱的话,很难消化。
当人的身体比较虚弱的时候,就会变得很敏感。
如果我们长期吃一种东西,就很容易出现偏的现象。
一、酱是帮助身体化的好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呢?事实上是利用微生物来帮助消化食物,因为微生物是肉眼看不到的东西,但是这并不代表肉眼看不到的东西,我们就无法掌握它们的规律。无法利用它们来为我们服务。
记得小时候农村条件都不是特别好,父母一辈,还有更年长一辈,制作一种叫“蚕豆酱”,把摘下来的蚕豆晒干,然后各种调料配上拌一拌,拿到太阳底下晒,日上山头,晒个一个礼拜以后,就出了一种叫蚕豆酱的酱,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会上锅蒸一份。
配上饭,就着饭吃,特别香,但是我个人不太喜欢,因为特别咸,然后感觉吃得怪怪的,不过父母一辈确实很爱吃,那时候吃饭菜很少,这个蚕豆酱下饭,很好,那时候做农活做的也很多,也许这样还可以抵御一份饥饿感吧。
二、什么人喝什么茶,茶叶自身的酶就像成长激素一样,会让茶叶逐渐变黄变了。作者建议脾胃虚弱的人或者北方人要喝茶就喝红茶或者黑茶。
茶叶确实是个好东西,能够补茶叶中的茶多分激素抗法。然后经常喝茶叶还有助于降血压啊,不过一般不建议睡前喝浓茶。这样会神经亢奋不容易入睡。
三、喝酒最好喝粮食酒。
最早的酒不是给平常人喝的,是给巫喝的。
中国人酿的酒基本上都是粮食酒,像我们喝的米酒、醪糟、黄酒等,都需要用到酒曲。以及后来喝的高粱酒也是先通过酒曲发酵。发酵后蒸馏提炼而来的。
像酱香型的酒主要生产在贵州,以茅台为代表,清香型的酒以汾酒为代表,浓香型的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的特区为代表。
像现代人喝的葡萄酒从西域穿过来。其实我们中国人现在的体质大都属于寒性。不建议喝太多的葡萄酒。现在大多数的人喝的都是一个概念,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喝的是什么,适合喝什么。
四、如何吃肉、蛋才能保证好吃又营养。在南方、北方的农村,当地都会在寒冬腊月腌制熏肉、腊肉、香肠,还有咸鸭蛋之类的地方特色美食。以前很不屑于这样的美食,觉得吃多了身体什么癌变之类的,但是本书改变了我对这些的认知。
任何食物,只要不贪多,适当地吃其实没什么。
(ps: 淋巴结:动物的淋巴结不宜吃,淋巴结就相当于动物身体的监狱,临时把一些恶的、凶的东西关起来。它是一个藏污纳垢有毒的地方,但是现在的不法商贩都把它拿出来做成肠了,不建议人们去买这样一类的东西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