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按照斯塔夫利阿诺斯的观点,中国文明的特点正是聚合和连续。无论经过怎样的变迁,即便是外族入侵,中国人在整个历史上始终享有同一种族和同一文化,并且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存在惊人的政治上的统一,再加上比西方早2000年的全国性竞争选任文官的制度,让中国文明始终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屹立于世界。
我仅截取中国从春秋战国到汉末这段时期的历史来说明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特点。
中国古代在商之后,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建立周,定都镐(陕西西安东),共传12王11代,于公元前771年周幽王亡国。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东周被斯塔夫里阿诺斯称为过渡阶段,应该是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铁被广泛使用,让农业、商业、手工业得到大力发展,产生新的商人和匠人阶级。伴随着经济变革而来的是政治变革,即封建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变。春秋战国这段时间,社会的动荡和混乱成就了中国古代的诸多先贤。老子、孔子、庄子、韩非子、孟子等诸子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孔子的“君臣父子”“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被后世的各个统治阶级所推崇,影响了中国整个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就算今天在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还有深远影响。文化方面,“四书五经”成为诗歌、传统思想、历史文献等经典之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力量,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促进全国的经济交流和发展,统一文字为后来的民族统一、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是,秦帝国的立国思想是法家,依靠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力量扫灭诸侯。这种思想为其他学派文人所不满,为了维护专制体制,发生了“焚书坑儒”的事件,让中国古典思想的黄金时代画上了句号,但是这个句号并没有让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停止脚步,反而更促进后期哲学思想的喷涌发展。到了汉朝,经历了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再加上汉武帝大手笔开疆扩土,派张骞出使西域,拓展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交流。另外,汉代太学建立,选拔官员采取察举制等政策都让汉帝国国力不断强盛,影响更加深远。《史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为后世中央集权的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中国古代,历史前进的主要表现就是王朝的兴替,一个个有才干、有魄力的政治家推翻了一个气数将尽的旧王朝,建立了一个新王朝,不断循环,周而复始,但是在兴替中也会出现一定时期的分裂态势,之后,再由有才干、有魄力的政治家结束这种分裂局面。每个朝代的帝王都会明确“中国”的国家概念,都会以儒家思想为统一思想,有国家归属感和独立性。这就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的中国古代文明聚合和连续的特点。另外,中国文明具备了无比强大的包容性,凡是进入的民族,都会被中华文化所同化、融合,最终再次形成民族的大一统,这也才使得我们的历史能够持续的延续,从未断绝。
我认为,学习历史就要以史为鉴,放眼世界。当前,我们已经处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新征程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向着新目标,奋辑再出发,奔赴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