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2019年9月,我接受学校的安排,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后,如同闯进一个精灵王国,一个个小精灵熠熠生辉,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这股力量的强大,又似乎走进了一片如茵的草地,几棵缺乏生机的小草引起了我的注意。
第一棵小草:低矮、瘦小、默默无闻,他是一个不易引起别人注意的孩子。
华华就是我们班里的“特殊”孩子,在华华妈妈那儿了解得知,孩子从小就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说话比较晚,自理能力较差,性格特别内向。当我和华华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他确实存在不少问题:说话口齿不清,朗读课文特别吃力,与小朋友玩耍、沟通也十分困难。华华身上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怪病,只要天气燥热或者遇到令他着急上火的事情,他的身上马上就会长出无数的红疙瘩,奇痒无比。每当这个时候,他就拼命地挠,脖子上、腿上、背上,片刻就会出现一道道血口子。说句实话,刚开始并不知道该怎么和他相处,因为听不清楚他说的话,与他基本上处于零交流的状态。在一次和孩子们做识字游戏时,我发现他跃跃欲试,于是我便决定把机会留给他,他很卖力地展现自己,虽然表达不清楚,但他努力的表现让我们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孩子需要被认可,我开始对他有了更多的关注。在去食堂的路上,我会从他的身后,牵起他的小手;吃饭时,我会叮嘱他不要挑食;他的皮肤病犯了,我从刚开始只能惶恐不安地接过孩子妈妈递过来的药,到后来游刃有余地给他擦药……慢慢地,他开始主动找我聊天,在去人民公园的路上与我分享他的秘密;在大课间,他会主动找我玩儿;在课外阅读时间里,他还和我分享科幻故事;课间,我教华华书写生字,不厌其烦地教他拼读、发音。孩子在一点一滴地转变,我在课堂上也时刻关注他,抓住机会让他展示自己,使他变得自信、开朗起来。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出来了,李老师兴奋地对我说:“华华语文考了90分,数学考了92分!”听到这个好消息,我的泪花儿就在眼眶里打转。没想到一个底子薄弱、不善言谈的孩子,居然能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
在我眼里,华华就是一棵瘦弱的小草,我要做他的养料,默默地给他提供养分,给他快乐,使他茁壮成长。
第二棵草:贪玩 、不爱学习 、不明事理,她是班上的熊孩子。
认识小雅,还是在几年前的特训营里。小雅妈妈在孩子两岁时就离开了她,从此小雅爸爸既当爹又当妈,苦于一家人的生活,小雅爸爸根本没有时间去指导小雅学习,再加上自己有赌博的嗜好,小雅的成长几乎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所以,小雅也学会了偷懒。只要一写作业就哭,作业是否完成,她从来不放在心上。下课铃声一响,她立刻飞奔出教室,将作业抛之脑后。可想而知,小雅的成绩很不理想。根据孩子的情况,我首先在生活上,竭尽全力地去关心她,多与她谈心,进行心理沟通,让小雅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激发她的学习积极性,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每当晚上查寝时,我便抚摸孩子的头,叮嘱她,细数她今天值得表扬的事和需要改正的缺点。上课时,为了纠正她的握笔姿势,我也是用心良苦。我先让她用右手比划一个“八”,然后让她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笔,渐渐地握笔姿势对了,字儿也就好看了。
除此之外,我在班上给小雅选了一个能干的“小老师”——幔幔,让她每天中午抽出时间给小雅听写,如果听写全对或者有进步,就及时表扬。久而久之小雅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语文成绩也由四、五十分上升到八十多分了。
在我眼里,小雅就是一棵生了病的小草,我要做她的园丁,为她修剪枝丫,悉心照顾,引导她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帮助她健康成长。 草地里的每一棵小草都各有特色,学校里的每一个学生也都是一个世界。这些年,在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我们作为老师对待后进生应多点耐心,多给他们改正表现的机会。“亲其师,信其道”,转化后进生也要从建立感情入手,以师生之情、朋友之情或亲人之情来拉进彼此距离,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愿意把老师的期望变成自己内心的愿望。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真诚地尊重每一个孩子,对后进生更要足够重视,使他们树立自尊,重拾自信,克服自卑,阳光地生活,快乐地学习。
心灵感悟: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作为教师,只有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发自内心地认可学生、接受学生,以真心对待宝藏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惊喜。而这就是心心相印的作用,是对学生心灵抚慰产生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