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送了一本《幸福的要素》,拿到快递那刻看到这个书名其实还挺好奇的,幸福,这个千百年来人人都追求的东西,居然还有要素,这个东西不是偏玄幻的吗,毕竟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不一样,完全可以说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幸福的概念。
我曾经问过我家三岁的小伙子,幸福是什么,他告诉我幸福就是很开心,说实话,我觉得这个定义是目前来说我听过最好的,一个人能开心,一定是有于小事中发现快乐的能力,他不是说我得到了一个很大的物件,事实上得到很大的物件和很小的物件开心的时间是差不多的,但是大物件不常有,生活中更多的是小确幸。当然这是我的理解。所以,当有个人告诉我幸福可以被定义,还会有几个要素组成,我更多的是觉得有点……呃……可笑,要让大家认可你的要素,至少你得说一个能让大多数人信服的幸福的定义和概念吧。
就是带着这样的心理,我打开了这本书,更多的是想看作者怎么定义幸福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作者是来自美国的泰勒·本·沙哈尔,由倪子君翻译。沙哈尔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是积极心理学的受益者和施教者,他的“幸福课”成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他本人也被评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导师。
那沙哈尔博士认为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他在开篇就向读者来了个三连问:幸福是什么?幸福为什么重要?如何得到幸福?
相信很多人都会和我一样认为,如果我得到足够多的金钱或者物质或者社会上比较认可的地位,简单的说就是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那么我就会得到幸福。在这里,成功是因,幸福是果。沙哈尔博士说其实这个观点大错特错。
成功的确会让我们感觉人生达到了颠覆,伴随着成功而生的另一个词叫失败,失败会让人如坠低谷,这些高低起伏的情绪并不难成为生活幸福与否的判断标准,那么成功和幸福就没有必然的联系吗?
有的,事实上,沙哈尔说不上成功带来幸福,而是幸福带来成功,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幸福感知度稍稍提升那么一点,你的人际关系你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和乱七八糟的事就会减少,这个也是经过不断被验证的。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海伦·凯勒说:幸福唯一令人满意的定义是“完整”,我的理解是完整的自我,在孙瑞雪的《完整的成长》里面解释过完整的成长的概念“我们是由身体的,情绪 的、感觉的,心理的,认知的,精神的这些结构组成,这是我们内在的环境,是我们的一个系统,但不是我们的核心,核心是我们的精神胚胎,我们要依靠精神胚胎创造一个自我,这是完整的成长的核心”我们从出生的时候,精神胚胎就存在,他会引领着我们的经历不同的年龄段,最后创造一个完整的自我
“完整不是完美,人不会完美也无须做到完美,健康的人格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缺失如同接纳自己的美德”
所以我欣然接受了这个概念,如果一个人内在是完整的,对自己是接纳的,他会很容易感知到幸福。
接下来他提出了一个模型SPIRE,这五个字母分别代表了幸福的五个要素,S:精神幸福、P:身体幸福、I:心智幸福、R:关系幸福、E:情绪幸福
精神幸福指找到意义和目标感。身体幸福是指通过运动休息和恢复让我们的身体得到关照,身和心彼此关联。心智幸福是指保持好奇心,不断的锻炼我们的头脑学习新事物,终身成长。关系幸福指的是人际关系的处理。情绪幸福是指如何接纳我们的情绪,尤其是坏的情绪。
这本书不是停留在单纯的理论上,他给了很多的方法论,以及在每一个要素后面都给出了测试题,从0-10给自己测评打分,他建议我们通过他给出的方法论长期有效的坚持,然后逐渐的一点点做出改变,每隔一段时间都回过头来做做测试,看看自己对幸福的感知是否有变得更高,也可以回顾一下自己哪个部分没有做的很好,需要在哪些地方加以强化。
比如在精神层面,他会要求我们找到使命感,即便是工作,有人工作是把他当成一份我不喜欢但又必须做的差事,有人当成一种职业,我只想晋升和成功,有人从中找到使命感意义,不同的态度结果肯定是不同的,有使命感的人更容易产生正念的思想,如果一时找不到也不用担心,我们可以通过冥想来变得更有觉知,可以从单调中寻找神奇,化平凡为不平凡从而使我们感知到当下的力量,提升我们的精神幸福感。
在身体幸福方面,他教给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压力,不要恐惧和逃避,其实压力只是没有得到足够的恢复,如果感到压力来临,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练习来恢复,比如深呼吸或者离开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或者好好睡一觉。在身体层面,当然离不开锻炼了,不管用那种方式都行,重要的是坚持,坚持很难,尤其是在我们情绪低落时更不愿意去运动,所以这个时候可以试试把目标变小,比如“5分钟起步法”告诉自己虽然我很不想动,但不管怎样先做个5分钟吧,先行动起来,因为行动带来动力,而长期提升幸福感的关键是做出持续的改变而不是偶尔为之的短暂热情。
在心智方面,培养好奇心,重燃对学习的热情,然后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其次可以帮助我们在人生的其他方面更加智慧,质量永远比数量重要!同时我们也要正确的认识失败,当我们投入好奇去发现生命中各种宝藏时,一定会经历更多的失败,失败是学习和成长的必要条件,有句话说不能接受失败,意味着你离成功很远。应对失败的方法1、与自己的不完美和解;2、培养成长型思维;3、接受失败,从失败中学习,没有别的办法。就像爱迪生一样,成就越多的人注定失败的也越多。
在关系方面,《被讨厌的勇气》里面曾经说过,大多数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作为社恐的我非常认同,所以我也会比较关注这个要素。尤其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刚好在口罩期间,大家会发现我们的交流方式从面对面的变成了线上,线上少了很多线下见面时亲密的感觉,慢慢就会觉得关系逐渐变得疏远,但我们依旧可以在虚拟世界建立起深层的关系,重要的不是什么形式,而是你要敞开心扉,乐于分享、善于倾听并提供支持。而学会给予,也能让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快乐,但要注意“不要一味的牺牲自己照顾别人,也要照顾并滋养自己。
亲密关系里面避无可避的就是冲突,要拥有持久的关系并不是一切都完美,而是需要在关系中学会控制冲突,和伙伴共同成长”
关于情绪:允许并接纳我们各种情绪的出现,拒绝情绪会使情绪变得更激烈,当出现痛苦等负面情绪时,允许自己是个普通人,全然悦纳,就能更好的控制他。拥有情绪幸福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学会表达感激之情,而感恩日记就是其中的方式之一。
这些要素会互相影响,当我们决定做出改变的时候,幸福就会逐渐的越来越靠近我们,幸福是会传染的,所有与你有过互动受你影响的人都会接受到来自你的幸福,虽然世事艰难,但我们总能做点事情来让自己变得更幸福一点
这本书其实更倾向于一本实操工具书,里面的很多理论还是有点过于浅显,比如正念,当下的力量,冥想等等很多,建议对身心灵成长类了解不多的人先去看一些相关的书籍再来操作这本书,一点点的改变自己,让自己对幸福的感知度逐渐提升,行动起来,并持续坚持,把自己变成一个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