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候的汉武帝时期,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被施以腐刑,起因就是替战败被俘而降于匈奴的李陵说了公道话,史称“李陵之祸”。
说起李陵,不得不提为西汉抗击凶奴屡立战功的著名将领李广,李陵是李广的长孙。
李广的先祖李信,是战国末期秦国的一名猛将,曾为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立下过显赫战功。
总之,李家从祖上开始就英勇善战,忠义刚烈,尤其到了李广这一代,更是威名远扬,曾在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三朝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甚至到了让匈奴人闻风丧胆的地步。
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曾有一首赞美飞将军李广的七言绝句《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里的龙城飞将就是指李广将军。因为有飞将军李广的存在,匈奴人曾数年不敢进犯西汉边关。
公元前119年,在漠北之战中,李广因迷路未能参与抗击匈奴的战争,回到京城后羞愧难当,忧愤自杀。
到了公元前的99年,也就是李广死后的第20年,匈奴又开始经常大规模进犯和骚扰西汉边地。
当时汉武帝身边有个特别受他宠爱的宠妃李夫人,李夫人的长兄就是李广利。
汉武帝原本打算派李广利征讨匈奴,然后希望借助他立下战功的机会,顺理成章重用提拔。
但是汉武帝心中明白,如果没有李陵的帮助配合,李广利很难完成抗击匈奴重任。
于是汉武帝封李广利做贰师将军,亲率大军出征匈奴,派李陵负责“辎重”,配合李广利共同伐匈。
其实汉武帝让李陵做的就是后勤保障工作,李陵心里也非常明白皇上的真实意图。
作为名将之后的李陵,心里不愿意接受汉武帝这种带有明显倾向性的安排,就主动上奏皇上,说自己愿意率领5000步兵做先锋,为李广利大举进攻匈奴扫清障碍。
汉武帝被驳了面子心中感觉很不痛快,就对李陵说:朝中现在无法给你增派军力,你就带着5000步兵去做先锋部队吧。
于是李陵带着自己的5000步兵出征,起初非常顺利,捷报传到京城,汉武帝也龙颜大悦。
随后不久,李陵部将手下的一名士兵,因为受到不公正待遇叛逃到了匈奴,将“李陵没有后援部队支援,军中弩机发射的弓箭也即将告罄”的绝密军事情报报告给了匈奴大单于。
匈奴大单于就率领几万士兵埋伏在山岗的灌木丛中,向行进在山谷中间土路上的李陵步兵扔滚石,战事很快急转直下。
最后,李陵剩下的3000步兵中只有不到400人突出重围,李陵也被匈奴俘获后投降。
消息传到京城,汉武帝非常震惊。加上李广利的谗言,朝野上下一边倒的说应该诛杀李陵全族。
司马迁当时作为朝中太史令,必需参与朝议。汉武帝就问司马迁对李陵事件的看法,司马迁抱着安慰汉武帝和为李陵说句公道话的想法,就说出了自己的三点意见。
一是李陵作为西汉国师,是国家的典范和栋梁,一定会以国家利益为重,是在为大汉王朝舍身而战;
二是李陵带领的5000步兵,在多日对凶征战中,杀死的匈奴士兵一定不少于5000人,这也算是不小的战功;
三是在司马迁看来,李陵并不是真正投降匈奴,有朝一日,李陵一定会重新回到大汉王朝,为大汉鞠躬尽瘁。
汉武帝听完司马迁的回答后,龙颜大怒,下令革除司马迁太史令的官职,投入大牢处死。
这就有了司马迁拿不出买命钱,但是为了《史记》,只好用屈辱的宫刑来换取性命。
李陵在匈奴得知司马迁为替自己辩解遭受宫刑,自己的族人也被诛杀的消息后,彻底心灰意冷,死心塌地的投降到匈奴大单于麾下,并且娶了匈奴公主为妻。
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即位,曾派大司马霍光到匈奴动员李陵回国,被拒绝,估计李陵早已看透一切,对大汉王朝也彻底失望了。
公元前74年,李陵60岁,终老于匈奴。
李广利后来在汉武帝执政晚期的一次出征匈奴前,与当时的左丞相刘屈氂(氂读毛,汉武帝侄子)密谋,用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并欲立李夫人之子做储君。事情败漏后,李广利趁机投降匈奴,然后又被匈奴所杀,李氏宗族也被诛杀。
这就是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而受宫刑的整个事件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