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9月1日开学,我开始教英语,每天三节课,每个年级上一节课。不知不觉,我不当班主任已经整八年了。
我1998年参加工作,一直教语文并担任班主任,教过一个五年级,后来就一直教六年级,送走一届届毕业生。后来结婚,调到婆婆村,教过毕业班,也教过四年级,都是班主任。后来儿子上一年级,为了带儿子我开始教一年级。培养了儿子认真听课的习惯,儿子也养成了到家就写作业的习惯,陪伴儿子快乐地度过了小学三年。
儿子要上四年级,机缘巧合之下,我和一个同事交换,我教英语,她教儿子的班。我选择和她交换教英语,一来,我从初中上学时就喜欢英语,英语成绩一直不错,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二来,教儿子三年,感觉儿子在自己班有一些优越感,我管他有时会出现偏心的现象,及时再避免也会有点,都说不能教自己的孩子,虽然儿子已经算是挺听话的,但还是多少有一些问题,我怕孩子越大越难管,所以,我想趁机不教儿子了。三来,那个同事特别怵头教英语,她特别愿意跟我换。第四,就是想不管班级图松心。当时,校长不同意我改科,我一再坚持,校长只能答应了。
不当班主任这八年来,的确轻松不少,每天在一个年级上完一节课就走人,不用管班里的事,跟学生的交集就是一节课的时间。这样的最大弊端就是和学生接触少,不能建立深厚感情,从此教学故事再也没有。
记得那年,镇里让老师们写最感动的教学故事,我绞尽脑汁也想不起让我感动的学生,我和学生之间也没有一件让我记忆深刻的故事,那一刻,我觉得这真的是很大的遗憾。作为老师,简书故事很少有教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我不当班主任,和学生接触少的原因。
也从教英语开始,我变得懈怠了,不管理班级,操心的事情就少了,就更不愿意费心费力了。教学研究上,英语不是我的强项,也不是专业老师,教学成绩一直不好不坏,教研成果更是少之又少,似乎内心一直在逃避,也认定自己不专业就给偷懒找了理由。总之,教英语以后,就不再受领导重视,就像英语本来就是副科,英语老师在学校也是边缘化的人物,存在感不强。
现在碰见不常联系,不常见面的朋友同事,一说我教英语呢,他们都会很惊讶,你教语文那么好,怎么改教英语了?我只是一笑而过。
如果问我后悔过选择教英语吗?我承认,有点后悔。我的职业发展受到影响,工作态度有点变懈怠,和学生关系变疏远,一切都太平淡了。但,仔细想想,教英语,工作压力变小了,工作负担变轻了,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变多了,学习了心理学,好处也是挺多的。所以,后悔虽然有一点,但还是愿意继续教英语。
写下这些,内心应该就不会总是矛盾,而是坚定的接受,笃定地继续走自己选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