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模块
时光飞逝,转眼间第五模块的学习已落下帷幕。在此期间,我的理念受到冲击,思想受到震撼,对教育教学有了不同的认识与理解。
二十六讲,书中的第34篇文章,名字叫《教案VS教学模式设计》
模式的力量,它能从感性化的教学去到理性化的教学”,这些结构化的教学模式更容易被增添、删除、叠加、重组,从而使教学设计更加充满生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时放之四海皆准的,所以不同的教师在迁移借鉴他人的成功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应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自己的经验增添、删除、叠加、重组,使得教学设计成为生命力的有机体,避免千人一面,千课一面。
二十七讲,书中的第1篇文章,名字叫《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课》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为了促进更好地教学,而非“炫技术”。当我们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并适当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的学被看见,那么教师的教便有了效果。结合科技应用的教学模式,王博士认为要满足“须完整,可连结,能复制”,所有的教学模式应该都是以学生学情为基础,所有的技术也是为了学生课堂的学习,不可本末倒置。
第二十八讲,书中的第36篇文章,名字叫《借镜一所成功学校的校本教学模式》
533教学模式的三大变革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需从校本教学模式出发,设计自己的学科教学。336教学模式对标环境教师学生三个维度,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六个教学环节,有效促进课堂变革。校本教学模式,使每一个人都能专注于课堂教学,及其科学应用科技应用,让老师少走弯路,免去摸索与尝试错误的时间,的确帮老师们打造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有效率,学生有效益,课堂有效能的高效课堂。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科的特色,去创造可被广泛应用的校本教学模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之路是漫长的,但我会坚定教学信念,朝着它坚定不移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