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讲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离不开南陈北李。所谓南陈指的是陈独秀,北李指的是李大钊。
陈独秀-大学问家、学贯中西,大思想家,曾为寻求救国真理五次东渡日本,接受新思想、新思潮、新理论,苦苦思索中国革命的方向和革命的理论,他积极参加辛亥革命,参加孙中山发动的讨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但他救国图强之志愈加坚定不移。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新青年》在青年学生和当代知识分子中影响极大。《新青年》刊登的文章常常在大学被引用。甚至被当做经典背诵,有争读,衷读,先读之说。1917年,陈独秀被北大校长蔡元培聘为北大教授、北大文科院长,《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往北京。于是,南陈终见北李。
北李,也就是李大钊,也是北大著名的教授。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陈独秀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人和主要旗手。毛主席称其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陈独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革命,是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就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往圣先贤,大力倡导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包括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通过批判孔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仍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救国方案,但在这些思潮发端地的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相当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又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加上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中国先进分子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疑问。中国先进分子对救国方案的探索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恰在此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十月革命发出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号召,使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感到格外沉痛,格外严重,格外有意义。这就推动先进的中国人倾向于社会主义,推动他们认真了解指导十月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出现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其中,李大钊是在中国举起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提写的这幅对联几乎家喻户晓。李大钊从1918年就开始热情的讴歌苏联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他指出,苏联十月革命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预言,苏联十月革命所掀起的潮流不可阻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伟大呀,五四运动以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到一个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可以预见,一场新的人民大革命的兴起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五四运动终于爆发了,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1919年上半年,协约国在巴黎举行巴黎和会,这次和会,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的几个帝国主义强国要重新瓜分世界的协商会,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也派代表出席和会。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出外国在中国锁住军队等七项合理要求,并要求取消1915年日本对中国殖民化的中日协约,帝国主义公然拒绝,还将本来应把战败国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归还中国却转交给了日本,而北洋军阀政府竟屈服帝国主义的压力,竟然准备在这样的合约上签字。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以学生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山般爆发了,5月3日北京大学学生和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代表举行集会,决议致电巴黎专使,要求拒签合约。
一个学生当场啮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学生们情绪激昂,决定次日举行示威游行。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三千余人齐集天安门前举行示威。他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21条,还我青岛,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瑜"等口号。
他们在宣言中写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
示威队伍到东交民巷使馆区西口被阻,就赶到奔向赵家楼胡同曹汝霖住宅,学生们痛打了正在曹家的章宗祥。一个学生看到卧室陈设的太华丽,十分气愤,就用火柴把绿色的罗莎账点燃了,引发了大火。这就是著名的火烧赵家楼事件,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了。
陈独秀是伟大的五四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一批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先进分子的出现。在中国成立共产党组织的思想和干部条件已经具备了,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最早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他们逐步认识到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就必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使其充当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920年2月,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迁移到上海,在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李大钊和他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
1920 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成立马克思学说与研究会,这既是中国最早的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也为建党做了重要准备。这一年十月,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当时称之为共产党小组,同年底决定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为书记。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首先建立的。
1920年5月,陈独秀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探讨社会主义学说和中国社会改造问题。8月,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陈独秀任书记。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
在上海成立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是各地共产主义者进行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在南陈北里的大力推动下,各地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纷纷建立起来,一批最早觉醒的、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纷纷站出来,宣扬马克思主义,宣传建立共产党的思想理论。
1920年8月,由陈望道先生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出版,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极大的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到1921年春天,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等纷纷在各地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党的初期活动空前活跃,并且开始向农村工厂发展。
1921年7月23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伟大的日子,距今有百年之久,百年的政党、百年的辉煌、百年的奋斗、百年的历程、百年的前仆后继,百年的不屈不挠不忘初心,不忘百年前的那一天,那一程。
我们今天把党的生日定为7月1日是1941年6月《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20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将每年的7月1日定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那一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在的兴业路76号开幕,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底有什么重大意义呢?一路又经历了哪些风雨坎坷?我们下一篇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