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出示情景图: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飞机有5架.每架坐3人。旋转木马有4组,坐3个人的有3组,坐2个人的有1组。

提问: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生:坐小飞机的有几人?坐旋转木马的有几人?

学生汇报:

小飞机:3+3+3+3+3=15(人)或3×5=15(人)

旋转木马:3+3+3+2=11(人)

谈话:为什么计算坐小火车人数可以用乘法计算?

小结:当加数都相同时,可以用乘法计算,这样更简便。如果有加数不一样,就不能直接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是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二、探究新知

(1)探索算法

质疑:计算坐旋转木马人数还有其它方法吗?

明确要求:画一画,算一算,说一说。

组织学生讨论、汇报,重点说说想法。

方法1:坐3个人的有3组,也就是3个3,所以是3×3,再加上去掉的2人,就是3×3+2=11。

问: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乘加)

方法2:如果最后一组再加1个人,那么4组都是3人,表示有4个3,也就是3×4。因为多算了1人,所以要减1,就是3×4-1=11。(板书:乘减)

方法3:前三组各去掉1人,那么4组都是2人,表示有4个2,也就是2×4。再加上去掉的3人,就是2×4+3=11。

【设计意图:借助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分析算理

提问:对比三种方法都是先算什么?(先算乘法)

指名上台指一指乘法算的是哪一部分。

提问:乘法算的部分有什么特点?(同样多)

小结:这几部分都是同样多,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

提问:接下来算什么?(加法或减法)

质疑:为什么有的用的加法,有的用减法。

引导学生回答:少算的部分要加上,多算的部分要减掉。

小结:在这样有乘法,又有加减法的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三种不同的方法,明确乘加算式的计算顺序,以及这么算的原因。】

(3)解决问题

出示做一做题目,学生看图列算式。

汇报结果:3×4+1=13(或4×3+1=13);3×5-2=13(或5×3-2=13)

三、基础巩固

课本对应练习

四、总结梳理

今天我们借助图形解决了新问题。图形可是我们的好朋友,以后还会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