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2 消费者行为之-联合评估

一到9月份啊,我就喜欢买柚子,将它当成零食吃。小时候有一个梦想,希望橘子变得大大的,甘甜多汁,因为奶奶喜欢吃橘子罐头影响着我(这里还插入一个小笑话,在刚毕业去实习那年,我跟一个年纪很大的客户聊天,我送给他一瓶橘子罐头,他说添加剂很多自己不吃,可是我还坚持,家里的奶奶很喜欢吃,希望他能尝尝,可想而知,最后是我自己把这瓶罐头背回宿舍自己吃掉了)在这想说的是,无论你想博得任何人的好感,都要投其所好,人都希望被重视和尊重,记得他的爱好记得他的需要。而不是将自己的认知中以为好吃好玩或者珍贵的东西送给他们。如果是修养高的人,那不忍心拒绝你的好意,但是那样你真的达到目的了吗?他眼里的你依然还是一个孩子,所以姑娘,被客户拒绝是个好事,至少你知道了老人不能吃添加剂太多的东西,就算你从老家给他带一个很丑的红薯,他都会很开心接受的。

说回柚子,柚子满足了我对大橘子的幻想,某方面是为了弥补小时候的缺失。记得在2020年在老家小县城里,我和他买了100圆的额柚子,有30多个,但是真正能吃的只有10个左右,原因是干瘪的太多了,因为这是批发,不具备博弈心理的我没有找到商家理论。最近是柚子的盛产季节,街上所有的水果店门口都摆满了柚子,9.9元一个,两个15.8元,听起来很便宜,商家希望你买的是2个,当你吃过10元3个并且水分和糖分充足的柚子时候,你会觉得单价9.9元?你抢钱吗?

于是9.9圆的柚子我看都不会看一眼,菜市场里的3元一斤的柚子,倒是天天光顾,当我去选过一次,就会发下,这老板很会批发柚子,都是皮薄肉厚的很耐吃,一个也就6元左右,看吧,就算是15.8元两个也是7.9元一个,对于确定的收益,谁会去考虑9.9元的风险呢?

那么9.9元一个的水果店他为什么不降价呢?其实,降价对他来说并不能提高销量,原因是市场同质化太大,每10米就能碰到一个水果店,你有什么理由让消费者非要到你这里来买呢?比其他家便宜?你也买3元一斤?那为什么消费者不在去菜场买菜的时候顺便把柚子带回家呢?何必来你家呢?

给我一个理由去你家买!作为柚子爱好者,我希望甘甜多汁的前提下给我些情绪价值,就像奥利奥的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

那么想到这些营销技巧,如何才能想到呢?最近看五分钟商学院,上面的原理讲的透透彻彻,如果能用好一个原理,那一定比在店门口用喇叭喊好太多了,如果能两三个原理一起合并使用,那么销售就稳了。

买了很多的书本,但是现在发现书本本身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思考习惯,如果因为看了五分钟商学院+商业洞察力,我能每次从水果店门口路过就帮他想到一个新的营销方法,根据原理衍生出的,那么这才是这本书的无价之处。这是从一个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告诉水果店经营者我想要什么和期待什么!如果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那么我自己工厂的产品,变化着策略销售,这些都是学习和读书的意义,才是作者想要教给我们的真本事。

买一个柚子送一瓶牛奶?

买一瓶牛奶送一个布娃娃?

设计抽奖,每天限制20个,奖品各不相同,从小商品市场进货。

如果老板的家人去北极旅游回来,带回纪念章,(那个去过北极的水果店老板),每天限量送出10个,买柚子送。

让买柚子的人不是因为柚子才来你这里,而是希望得到惊喜才来的。

关于联合评估,刘润聚的一个例子是。一个很实诚很努力的冰淇淋商家,用一个大杯装冰淇淋,上面萨满了好看的坚果粒,但是生意依然寡淡。

如果做一个冰淇淋调查,很多人愿意花最高的价格买小杯装的很满的那一杯,看起来大,看起来实在。消费者想要的不是真的便宜和性价比高,而是看起来便宜。对于商家来说,表达自己的真诚没有错,但是前提你的努力在消费者看来是什么?投其所好,换个杯子装冰淇淋,远远比勒紧成本把利润都给顾客,就算你29.9元给消费者7双产品,人家也不屑一顾,所以你除了便宜一定还有点什么,这都不难,研究自己在购物时候的心态。思考智者总结的原理,分别举例实践出来,一个策略一定要对应一个原理,还是那句话,商业和世界是一场开卷考试,关键是你得找到卷在哪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