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如何正确做出一个“艰难的决策”
1.一个完整的决策包含5个步骤:问题、目标、方案、结果、权衡
2.总是面临艰难决定的原因:很少梳理目标、扩充方案和统计结果
一个好的决策,至少包括:
问题:我们为什么必须做决定?
目标:什么是最好的结果?
方案:有哪些可能的方案?
结果:这些方案各自可能有什么结果?
权衡:权衡,做出一个收益最大的决定。
决策是5个步骤连在一起的认知过程,决定是“好痛苦,要不要去做”之下的快速反应。
大部分人的误区就是很少梳理目标、扩充方案和预计结果。所以,他们总做“艰难的决定”。
38——2有限决策:治好选择恐惧和完美主义
1.有限决策:真实的生活中,人要做最满意的,而不是最完美的决定。
2.分析瘫痪:担心自己选错,以至于宁可不选择。
完全理性的假设,有两个坑:
1.人不可能完全理性,还有很多情感、直觉、时间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2.人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方案和结果,很多时候只能靠预测,而预测不一定准确。
应对分析瘫痪,更有效的方式,是有限决策。考虑如何在有限资源:认知、时间、情绪资源下做最满意的决定。
越是不确定、多变的环节,有限决定的思想越重要。
具体该怎么做呢?
问自己三个问题?
如果现在不采取行动,眼前这个方案什么时候会完全失效?
如果有更多的时间,你会有明显更好的方案吗?
如果继续犹豫下去,会影响其他重要决策吗?
当被困住时,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就可以迅速做出当前最满意的决断。
人生就是从各种不完美的遗憾里,长出最满意的样子。
38——3问什么问题,得什么结果?
1.提问是决策的一部分,描述问题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决策。
2.重新定义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机会,优化决定的机会,也是扩充可能的机会。
困惑不等于问题。
面对困境,一定要问对问题——问对问题是决策第一步。有三个好处,更好的解决问题、更好的优化决策、增加创造的可能。
1.重新定义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机会。
2.重新定义问题的机会,是优化决定的机会。
3.重新定义问题的机会,是扩充可能的机会。
很多时候,你解决不了问题,因为那个问题本身就错了。如何区分这个问题是好的?理性来说,一个好问题总是积极正向、引发思考、指向未来的;感性来说,一个好的问题让你眼睛发亮,怦然心动,这就是值得解决的好问题。
38——4决策偏差:小心被“沉没成本”拉下水
1.沉没成本效应:如果交易失败,在交易完成之前投入的成本,就会白白损失掉。于是在做决策时,会更多的考虑已经投入的成本。
2.鳄鱼法则: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和手。你越挣扎,被咬的面积越大。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机会就是牺牲一只脚。简单来说,就是懂得止损。
一个人被沉没成本套住,更关注“不要什么”,多过“要什么”。
最简单的止损方法就是提问:如果我们从头开始或假装失忆
如果今天我是首次从事这个工作,我会继续,还是放弃?
如果我今天第一天接手这个项目,我会继续投入吗?
假如今天我第一次遇见一个人,那么我还会继续和他交往吗?
每个人都需要理解的三品:必需品、奢侈品和投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