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漫长的三伏天正式走到了尽头。就连持续高温的川渝地区也将迎来新一轮降雨,南方各地终于也可以逐步退出高温行列。
出伏后,逐渐开始有了秋的气息,秋天的味道也逐渐变浓,这时候我们会发现温差开始增大、昼暖夜凉,而这正是很多疾病的高发时期。
所以在这个秋日,养生依然很重要,下面来分享一份出伏养生小指南,以助大家安度“多事之秋”。
防秋乏,睡眠宜早
出伏以后,人体内的阳气逐渐收敛,出汗量减少,机体正是重新休整的阶段,因此很容易产生莫名的疲惫感,容易疲乏,那么这就是“秋乏”了。
这时有一习惯就要改善了,那就是夏季晚睡。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早睡早起,午间也可以适当的睡一段时间,大概20分钟左右即可。这可有效补充精力。
防秋燥,饮食要润
出伏之后,天气转凉,气温下降,这时也将真正的从夏季转入秋季,降雨量也开始减少,我们可明显的感觉到空气变得干燥起来,这时就要注意秋燥了。
秋燥易入肺,所以要注意补充人体津液,润肺去燥。秋日里注意养阴、清热、润燥。
日常可多吃些冬瓜、萝卜、藕、洋葱、海带、蘑菇、苹果,蜂蜜等,这些种食物这类食物可有效润肺清热、滋阴去燥。
除此之外,初伏还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帮助我们防秋燥,补身体。
出伏吃两样
莲藕,夏末初秋正是鲜藕上市的季节。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出伏时期最适合吃莲藕,它能生津润燥、健脾养胃。并且《食疗本草》还记载莲藕可养血、补气、养神,补益。
生活中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莲藕排骨汤了。莲藕里面富含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等,食用后可提高身体免疫力,有着补益气血作用。对老年人来说,藕更是补养脾胃的好食材。
鸭肉,民间常说“秋初吃鸭,无病回家”。一些地区在出伏节气时都会有吃鸭的风俗,炖上一锅冬瓜老鸭汤,清淡不油腻,美味又滋补。
鸭肉高蛋白低脂肪,里面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富含丰富,可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止咳、养胃生津,有着不错的滋补效果。
出伏处暑,大家可收藏这份初秋养生小指南,有效养生,远离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