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尴尬?是体验层面的不平衡,在过世场景中交流沟通中,如果你不具备记住所有人名字的能力,你就已经让对方尴尬了,任何迂回婉转的方式,都不如直接告诉他,给彼此重新认识的机会,一直在建立一个新的连接,也是开启一个新的人极可能
解决尴尬,从降低对她的应激度开始,在沟通中尴尬,也许会让人不舒服,但它绝对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恰恰是我们太过于害怕而选择的逃避,才会造成更大的问题,有些一团和气在表面上,仿佛会让场面维持平衡,却丢失了效率,反过来对不起,我真的忘了你是谁了,我们能重新认识一下吗?看似在特定的瞬间不够稳定,却是用最直接的方式面对了,尴尬也接住了尴尬。
假如我讨厌你,我就一定告诉你
在沟通中,情绪是需要被保护的,而不是被控制的
谈起沟通,我们一般总会想着去“连”,连接人与人,连接情感与情感,也连接结果和原因。好的沟通者不仅会“连”,还要会“断”,会切割,会分离,由此确立自己沟通体系中的边界
底线不是一条黑乎乎的实线,它的作用是给我们提供一套完整的行为方式准则,而边界意识也给了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可以说“不”的勇气
你希望我狠一点,还是温柔一点?
在沟通中的直接有千万般的好处,也有一个现实的缺点:如果处理不好,直接会很尖很锐,容易戳到人。
沟通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预期管理。
包含三个步骤:第一,奠定基调。好的沟通需要坦诚的态度:“接下来我要和你说的话是我的心里话,它可能不好听、不中听,却代表了我最真实的想法。”我们需要在谈话的开始就奠定这样的基调。第二步,把决定权交给对方。“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回答是:“你想讲就讲,不想讲就算了,但是请你想清楚再讲。”这就是给了双方选择的权利。第三步,让对方做好接受的心理准备,实际是为“直接”设立了一个缓冲区。在沟通场景中,沟通中的内容如果真的很尖锐,或者让对方比较紧张,不好回答,恰当的提醒是一种良好的预期管理,让对方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会因为惊慌失措而造成沟通中的语言变形。
我以为我说了,其实没有。
态度可以委婉,但内容必须直接。委婉的语气可以表达以后合作的可能性和延展沟通的弹性,但内容坚决不能给对方留出误解的空间。因为,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延生出各种意味完全相反的解读,所以沟通中的误解往往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人类是一个个独立思考的个体,我们对不同的事物和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要把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到对方那里。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要顶回去?
如果你都已经明确让我不舒服了,为什么我一定要让你舒服?沟通是平等的,我们有让彼此舒服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有一方打破了这个平衡,对不起,作为其中被攻击、被调侃、被刺激的那一方,没有义务保持礼貌。面对没有善意的人和没有善意的言论,我们却要不断安抚自己,这个成本太高。
是什么让一些人肆无忌惮的干涉他人的生活,指责别人的人生?
沟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为了场面好看,还是为了达成共识?我们需要在清晰的表达中完成一种共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拥有为自己的生活做选择的权利,礼貌和尊重对方很重要。
如何在不貌犯别人的前提下,表达善意?
沟通中应注意的两件事:距离和善意。好的沟通一定要保持一种距离感,无论是谁,那不是你,也不是你的生活。真正有善意的沟通一定是一种帮助的给予。
我们不能总是理想化的认为所有的沟通都应该有一个好的场面。如果你受到冒犯,受到无端的责难,正煎熬于不平等的气氛中,希望要有勇气,打破场面美好的执念,顶回去。
把自己当回事儿,沟通才能是一回事儿。明白自己是回事儿,才能减少这个社会上太把自己当回事儿的那群人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