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崭新平台,延伸历史理解的宽度
传统作业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每一次作业仅仅是把课本的某些段落‘搬’到作业本上,只能是学生形成一种定向、定式思维,不利于学生转换视角产生创新思维,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长此以往,学生认识历史的渠道仅为教科书和教辅资料,他们难以从实践中理解与感悟历史,其动手操作能力也很难在实践中发展起来。故而,学生的作业形式亟需创新。
对此,江苏省吴江高级中学张建秋老师颇有心得。在人教版必修二《发达的古代古代》一课教学中,张老师发现学生对耧车、翻车、筒车、直辕犁等生产工具易产生混淆,很难准确理解这些农具的巧妙所在,遑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有鉴于此,张老师利用假期给学生布置了“制作中国古代农具,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一耳目一新的作业。
苏俊良先生曾提出:结合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调查,编写劳动人民的历史,是历史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最好方式。四川成都树德实验中学近年开设的“读人阅世:我们的家史”综合实践活动与该观点正好相吻合。它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人物访谈、材料收集、资料查询、实物证史等方式书写出自己家族曾拥有的某一段难忘历史。以此为中心,这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进而收获成长,让生命更有意义、更精彩”。
综上,我们要站在历史审视的高度,让学生基于唯物史观重塑劳动者的社会角色;要充实历史研究的厚度,让学生深入劳动者群体晓悟劳动价值;要延伸历史理解的宽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劳动能力。总之,寓劳动精神于历史教学之中绝不是简单的溢美之词。教师需充分运用自我的教学智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唤醒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