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是鲁迅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他是一个身在市井,却端着读书人的架子。
即便贫困潦倒,也要与人说教,固执的一个人。
近日,央视网在评论:学历的价值。引用了孔乙己来做反面教材。
“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
鲁迅先生在书写孔乙己这一人物时,讽刺的从不是孔乙己,而是麻木的封建旧社会。
放到现代也是一样,有学历的人,寒窗苦读十余年,不就是为了找个薪资待遇较好的工作么?
结果人家劝你出来跑外卖、端盘子、送快递等谁都能干的活,谁又会甘心。
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是属于文人的骄傲。在封建麻木的社会下依旧不愿放下自己坚持,至少也是一种对自我的慰藉。用小偷小摸来掩盖自己落魄的生活又是一种自我欺骗,和自我满足的方式。
其实,在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在经历过生活的碰壁,不得不选择向生活低头。有多少人放弃了自己的骄傲、自尊,为三斗米而折腰。
这貌似是一种选择,其实也是现实的无奈。不是人人都能当孔乙己的,那些选择坚持己见人,虽生活困苦,又何尝不是乐在其中呢。
执着于那象征着读书人的长衫,放不下的脸面,端着的文人信仰,也不过是浅显而表面的一种。
如何放下、取舍才是应该去学习的。选择永远是人生必要面临的一个难题。
大学生就业难,专业不对口,成了当代年轻人的困境。当年嘲笑孔乙己,如今已是孔乙己。
这是社会教育体系和实际职业就业情况完全错位,步入岗位才发现,学校里学习的东西并没有用处。
学校实行的是一个专业的全面发展,而就业后用到的仅是其中一角,剩下的依旧要去努力学习。
从某种角度看,官媒评论的也不无道理;是谁给当代年轻人灌输了,上了大学就有好工作,上了大学以后就不用吃苦了?
是上一代人,在那个大学生稀少的年代,学历成了敲门砖,而且是块金砖。
孔乙己身处在晚清与民国的交接点,其身份处境造就的他的困境。
环境是会变化的,就如地球有四季,有天灾病患,人总要学着灵活变通,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
毕竟,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就只能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