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不是天生的,除了依靠外界环境和家人给予的鼓励之外建立的自信外,大部分时候我们还是需要采取切切实实的行动,才能逐步建立起自信。
不自信的人神态上或行动上会显示出来。比如,不自信的人与人交流时往往不太敢直视对方的眼睛;在公众场合,不自信的人经常会有一些小动作,有的人会转笔,有的人会捏衣角,有的人则会下意识地在纸上胡乱涂抹……
我们为什么会不自信呢?这与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小时候,父母经常批评孩子做得不好,会给孩子带来消极悲观的情绪。另外,就是内心不够强大,准备不充分。
要想建立自信,我们还是要对症下药。
行动是万能良药。过去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只能改变现在的情况。
首先,可以从简单的小事开始做起,一点点建立起自信。每天认真完成要干的事情,增强成就感。之前看到过一个写成功日记的小方法,大家可以尝试一下。简单来说,每天认真完成要做的事情,无论大小,比如坚持散步半小时,阅读20页,完成一篇文章,给娃讲睡前故事,与家人联系等等,晚间再记录下来,可以发现自己每天也可以做很多事呢,这样自信也会慢慢积累起来。
其次,用行动积累自信的底气。人们往往会在工作中熟悉工作技巧,练就某一领域的本领,有本领傍身,底气自然足。正如《刻意练习》中所表达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耕细耘,普通人也能成为专家。
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自己干的工作并不喜欢,但也没有特别喜欢的领域,建议还是在已经从事的领域寻找闪光点和突破点,把习以为常的工作做出改变,提高自己的价值感,增强自信力。记得不要每天都是重复性工作,否则很难提高自己,自信也就无从谈起了。
最后,持续的尝试,不要给自己设限。在做事情前,明确方向和方法,剩下的就是持续的努力和尝试。比如,想要考研,不自信的你在想,自己基础不好,就报一个一般的学校吧,其实备考过程是一样的,为何不能报更好的学校呢?目标高了,也会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和投入,哪怕最后没能如愿,结果会比自我设限后的结果好很多。你会发现,自己也很厉害。
行动和心理是相互作用的,心理能影响行动,行动也能作用于心理。所以,不自信的人,可以先行动起来,用行动改变心理,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