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阴一阳之谓道……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周易·系辞上》)
【解读】
《周易·系辞》所说的“一阴一阳谓之道”,亦即同书《说卦》所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阴阳及其变化之道,无处不有,普遍于日用之中,然而百姓多不察不知,但仁者见仁,知者见知,各有认识。
古代阴阳家的著作多已亡佚,惟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论述最详。医学家认为阴阳之道亦在于人身,故多援阴阳之说以明医论,这在《黄帝内经》中比比皆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其所谓“天地之道”,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素问·生气通天论》还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王冰认为这是论阴阳“二气分离”,违反了“一阴一阳”之道。
此后,医家由“一阴一阳之谓道”悟出“偏阴偏阳谓之疾”,认为许多疾病乃阴阳不和而引起。
张介宾指出,“阴阳相感而能成形”,“阴阳合,而后胎孕成”,皆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参阅】
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阴阳论》:“《左传》曰:违天不祥。《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故偏阴偏阳谓之疾。”
明·张介宾《类经·藏象类》:“有子之道,必阴阳合而后胎孕成……所以万物之生,未有不因阴阳相感而能成其形者,此一阴一阳之谓道也。”
张介宾《类经附翼·求正录·大宝论》:“阴阳二气,最不宜偏。不偏则气和而生物,偏则气乖而杀物。《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此先王悯生民之夭厄,因创明医道,以垂惠万世者也。在教人以察阴阳,伴生气而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