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山第三小学 王云飞
就在10月11日,我校举行了课堂大赛,首先从六年级语文学科开始,我是第二天第三节第八个走上讲台的。所用的班级是六年级八班。我执教的是课文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后边坐的评委有曹琳校长和张桂英校长,杨校长和六年级和二年级的同伴们。心里满是忐忑。
上课了,总感觉课文导读第一句有点不好记,马上上课了,又看了一眼。所以,让学生读了两遍课文题目之后,把曹校长告诉我可以让学生根据题目提问的事也忘的一干二净了。
上来就让学生浏览课文,我的课件上写的是“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课前我只让学生读了两遍,上来就快速地浏览,学生的感觉有点不对劲,当学生汇报的时候,直接说“十五年啊,……”本来预设学生除了会汇报第四段,还会汇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但是,学生跑到三四段直接关注了条件,再说这是奇迹。现在,想想,学生完全可以这样说,他的思考已经超越了我问的问题。但是,我还是硬生生把他们扯过去了。真是不舒服!现在想来,学生只说四段那一处也未尝不可,如果这一处“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炕上,就像坐在船上。”作为最后上课结束的回味无穷的段落,学生齐声美美朗读出来也许会更加回味无穷呢!
接着,我出示了主线问题:“说说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你有什么体会?”我想让刘依然读读这个要求,不知是我没说明白还是她没听见,她就低头读课文去了。我无奈提醒了一句。错位,错位,上课就像打乒乓球,教师的“指示”发给学生,学生要听明白并快速的照做,便是接住球。学生发的是思考球,她的球我们做老师的必须深入思考、理解,我们甚至要同时接住几个同学的球,那就更加难了。要把他们连成一条线,才可以准确接住。感觉就像武林高手在用意念对决。我让学生找到这些句子,课文第二第三段,明明开头清清楚楚写着呢!“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我还知道这个院子的小环境”。有几个学生就是不在这两段里面画句子。现在想想原因一可能是学生还没有把课文读明白。二是没有理解老师的要求是什么。接着,让学生小组交流。虽然在学生身边转来转去,总感觉没有真正深入进去,转了几个学生脑瓜好像还是没看出什么。就让学生汇报了。汇报时,学生基本上说到位了,但是,我的预设是他汇报第三段时,我带着学生回到“十五年啊……”汇报第三段时,我再让学生看描写奇迹的句子“十五年啊……”起到一咏三叹的震撼人心的效果。但是,学生却一会儿汇报第二段,一会汇报第三段,我想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汇报一处我就要在黑板上简单记录学生的回答,最后再让学生总结可能更好一些吧!
接着,我出示了四句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是师生合作读。自认为朗读还可以,所以,我就放慢了引读的速度,几乎是一字一顿,为了产生时代的沧桑的感觉,确实有效果,学生跟着我的引读,慢慢进入了他自己的情境里。这时该体会“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了,学生有的说为了青山造福子孙后代的精神,有的说青山,也对,还有个学生说是“铲子”我理解“铲子”也应该是一种学生想象出来的精神吧!后来,曹校长和桂英校长在我下课后告诉我,我没有抓住这个点,让学生接着深入说,这个“另一种东西”就是一种精神。不能说来说去说到“铲子”上去了。只能怪自己不会听,备课不充分。前面,放手的部分,怎么样都可以,但是,后面到了该说中心的地方,教师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功课。包括过渡语,包括学生可能会说到什么的预设。
听课的校长们还告诉我,主线问题有问题。如果把“说说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你有什么体会?”换成“说说老人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奇迹,你体会到老人是一位你怎样的人” ,学生就不会只是就环境说环境,而是更加深入一层,就环境来说人了。直指中心。确实是的。总而言之,虽然,几位校长说整体不错,但是我感觉这是一堂“错位”的课。
什么时候教师和学生心有灵犀、默契了。课也就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