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经历,展开“让学”的旅程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让学”,他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他得学会让他们学”。字面理解,就是让学生自己会学,为什么提出让学呢?因为教师总是很少让学生学,或者是说或做得过多,学生自主行为的空间压扁了,用各种繁琐的问题碾碎学生“长时间的有效思考”,以外在的热烈、闹腾击碎学习活动所需要的内化过程……正因为存在这些现象,所以让学也有其合理性。
让学是有所不为也有所为,不为旨在更好为,怎样有为,这些都是有学文的,努力学才能会。让学也就是教师分权,使学生从获得走向更多的参与和创造,即把学习过程教给学生,让他们更多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
首先让学需要确认过程性目标的意义与价值
个人粗浅地认为,过程可以作为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去体会获得,这也算是达成一个目标,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体验,是否有感悟,当然这个结果可能不是显形的,但我们也要承认过程性目标的意义与价值。
就我个人而言,对作者论述的这个部分不是特别理解,仅仅摘抄一些关键内容为加深印象。
怎么去让学呢?作者提出在“捂、焐、悟、晤”中把知识做出来。
其中,我对“捂”比较有感触。捂指的是在教学中需要捂盖子,暂缓一步呈现,稍迟一点抖搂,并有所保留,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陌生感,有知识饥饿感,进而激活潜在的猎奇心和探究欲。
捂也是有动作要领的。
第一是预习要适度。有些老师布置预习任务,会设计一系列的学习单,会提出各种任务让学生完成,但其实,在学习课文之前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早早将其放在预习中,学生提前去搜索答案或者没有经过学习指导就直接解决,这都不利于新课的学习。过度的、深度的预习大可不必。
在一些公开课上,有些老师为了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提前将一些重要知识整理在预习单下发给学生,这样看似在课堂上学生能积极响应,实则这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捂本义是想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对学习的饥饿感,但有时过去的预习让学生产生了饱腹感,这样又怎么会对学习还有兴趣呢。
我一直有一些教学内容存在一些困惑,听过很多课,很多老师导入用的是一些谜语,谜底往往是与课文主题有关呢?例如要学的课文是《猫》,老师课堂导入的谜面就是猫的各种习性,可学生提前预习过课文,知道将要学习的内容时猫,那显而易见谜底就是猫,这样的导入还有意义吗?这些教学环节不就是虚设吗?有些时候听到师生的对答还挺哭笑不得,导入时学生回答出来谜底是什么,有时教师还会追问:你从哪儿知道谜底是这个的?有的学生就会直接回答:因为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什么。看,这样的设计感觉就是为了设计而设计,意义又在哪里呢?
捂还要注意适当调节优秀学生的学习节奏,尽可能不让其过早泄密,从而对其他人有必要的“课堂等待”,进而“以时间换空间”,少数优秀学生过多地先声夺人,等于截断了侯建学生一段艰辛而美丽的学习历程。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优秀学生思维灵活,反应速度快,每当老师提问他们总是能脱口而出,快速说出问题答案。每当这种时候,同学们会积极给予掌声,但真的会剥夺别人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这种时候课堂规矩尤为重要,举手可以让这些学生能给其他同学一些反映的时间,毕竟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每次提问,哪怕是有难度的问题,每次都是由优秀学生回答的话,后进生们习以为常,渐渐地也就会放弃了思考,习惯等待他人的回答。所以,捂是有必要的。
关于“焐”,实际上就是教学用时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把控好教学时间,什么时候焐,可以焐多长时间,是否有耐心。
要想让学生悟,悟了之后如何善后,教师可以这样做;
一是相机追问,使悟从浅到深,努力抵达知识的真相、本质或者核心。二是引导概念转换,助推“专业言说”,使学生悟得的东西得以更好地澄清。
三是以悟启悟,引发头脑风暴,力争创造整体涌现性效应。
让学更关键的就是要将有质量的时间更多花在长效的核心知识上。这里作者也有几点建议:
一是要识破、选好、锁定、放大这样的知识或原理,他们一定是少而精、少而深的。
二是要“抵抗住告诉学生任何应该知道的东西的冲动。”尽可能促其自力突破核心知识藩篱。
三是要乐于为围攻核心、解密原理而“浪费时间”。
把握好核心知识的学习,这样才是推动学生学习进步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