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论语·公冶长》
孔子说:“花言巧语、虚伪的笑容、过度的恭敬,左丘明认为是可耻的,我也以此为耻辱。把内心的怨恨藏在心里而表面对他人友善,左丘明认为是可耻的,我也认为是可耻的。”
左丘明是《左转》的作者,孔子认为对待他人应该是由内而外地做到友善,没有花言巧语而是真诚的表达,没有虚假的笑容,非要装模做样地对别人笑,更不要表面上过度的拍马屁,这些情况如果内心不是真正的认可的话,往往是内心藏着对对方的怨恨而表面上友善的虚情假意。孔子认为应该要表面合一,这也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
有的人很奇怪,他认为自己应该直接表达自己内心对他人的怨恨,我也是表里合一,算是知行合一了,那这是往消极的方面走了,是误入歧途的“知行合一”。不管是佛教、儒家、道教,又或者是西方的耶稣,他们都教育我们要内心善良,我们要改变的应该是自己的内心,从怨恨变成不怨恨,从虚假的礼仪变成由内而外的尊重对方后产生的行为,而不是直接把内心的怨恨撒野一样地爆发出来。
一个人往往是不断地经历,然后会走过这么一些心路历程,我记得自己刚开始的时候看到有能力的人会嫉妒,会产生瞧不起的眼神,因为觉得自己也不会差,所以内心里有所隐藏,而在表面上会对他人表示有礼貌,这种状态持续了好几年,但是自己很不好过,内心里不够谦虚而对他人有虚假的好,这获得多么虚伪?其实最大的损失就是自己,损失了许多的人才,错过了许多的机会,现在我把这个毛病改了,不会再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了,一个人的内心认不认可对方外人看来是真不知道,这种错误只有自己知道而虚假的包装自己会让自己越来越差。
现在我和孔子一样,也是从内心里以此为耻辱,我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要具有一种欣赏的能力,理解每一个人,认可每一个人的不容易,其次不管别人的缺点有多少,我想他应该也会有许多的优点,只有看到他人优点的人才能发现人才,不断地放大对方的优点而慢慢地修正缺点,那么天下全部都是可用之人才。
所以从内外情况来看人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内心怨恨,但是表面认可的虚情假意,这种人是社会人,喜欢伪装自己其实过得很痛苦,活成了别人喜欢的样子,但自己又不是,所以是个痛苦的双面人;二是内心认可,但是表面虚假的伤害,往往这种人就是最傻的,能被我伤害的往往都是爱我的,所以不应该对自己的亲人、朋友做出内心喜欢但语言攻击的讽刺和伤害;三是内心不认可,表面也不认可的愚蠢式直接,这种人就是社会上吃不开的人,满脸愁容满嘴脏话的消极之人;四是内心认可,表面也认可的友善之人,这种是我们所追求的境界,是内外合一地往越来越的方向进步,对这个世界宽容友爱,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这是一个天上人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