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步法19:自我纠偏: 评价体系设计及其逻辑
频繁评估的意义
OKR的评价结果与传统的绩效考核是分离的,那OKR为什么还要不断的高频的评估吶?这是很多学员们的共性问题,OKR工作法的导入,让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更加聚焦,协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是OKR工作法部分本质的价值输出。
但是在OKR运行期间,我们确实要进行高频的跟进与评估,力求实施测量有效度,以及识别评估达成目标的方向感,协同人力物力进行必要的校正,直白的讲,OKR运营期间的评价,是给我们向着目标前进中的一部导航仪,是在全透明环境下,自我管理,自我问责的一种方式。
模块化与分段制
我们当下的组织规模越来越庞大,结构设计也越来越复杂,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组织变革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我们组织的进化过程,从早期的农耕时代,家庭为单位的简单生产,到部落型组织,再到城市级组织,现在可以发展成为国家级组织,这一切的规模递增效应,带来更加细致的分工,也是大工业时代的特质,分工产生效率,合作缔造繁荣。
不仅仅我们的组织规模在迅猛扩张,我们的产品服务也变得更复杂,随着分工的更加精细化,我们的产品结构的复杂程度更是惊人的增长,例如,半导体应用,AI的算法等,我们面对这样的复杂性,在日常管理中通常采用模块化和分段制,模块化体现在我们的手机制造,汽车制造,家电产业等等,模块化是标准制式在规模经济中的杰作,分段化是将整合业务流程拆解成若干个环节,分层分级处理。在模块化与分段制的引领下,我们可以设计和控制更加复杂的装置和设备。
OKR评价的深层逻辑
然而在信息时代,我们面对和处理复杂性,已经远远超越了物理属性,今天我们身处于万物互联的时代,数据,算法,算力高度融合,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设备应用中,相互依存关联性极强,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我们面对如此复杂的系统,有些时候,很难实现有效的控制。例如:医院的多个系统是互通互联的,当出现故障的时候,我们很难快速找到是哪个程序或者哪行代码引发的问题。更直观的例子,1996年,阿丽亚娜火箭发射升空后爆炸,没人能明确说出原因,最终只有一个模糊的解释,没有一个供应商被追责和受到处罚。还有2007年丰田汽车的重大事故,汽车自行突然加速,刹车失灵,最终调查结果是软件的原因。因为系统设计过于庞大,极度复杂,,没有办法将责任明确归咎于某个设计和零部件。
OKR工作法应用中的采用高频短周期的评价测量,核心点在于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需求,我们将工作进展与目标进行比对和校正,集合资源与先进路径,刷新OKR,在实战中 ,不断提升自我,在能力的成长中设计并完成更加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最终实现在较复杂的条件下,依旧可以保持稳定。
再谈OKR评价细则
我们前面提到过,OKR评价中有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采用信心指数,初期OKR的信心指数在50%适中,随之实施推进信心指数会有所波动,都是正常现象,当信心指数在OKR周期内进行到中段(4—6周)的时候,突然出现断崖式下降,我们OKR的管理者应引起高度重视,KR的设计有效性会出问题。通常情况下,熟练的应用者,OKR的设计能力,通过信心指数是可以清晰反映出来的。
客观评价主要源于OKR的打分体系,优质的KR是可以实时测量进度和质量的,如果OKR不能经常性的打分,这个OKR就会变得毫无价值。KR设计原则我们遵循,能量化的就量化,不能量化的流程化,我们又将KR类型分成:正增长,负增长,区间型,基准线型,里程碑型,每一个KR都需要打分,若干个KR的得分,再经过加权平均法或者自行设计权重法,最终得出OKR的分值。有些KR是可以依据进度设计分值的,而有些KR的分值设计则不然,我们建议:
1,分值1.0对应非常困难,极具挑战,几乎不可能完成;
2,分值0.7对应努力后可以完成预期结果;
3, 分值0.3对应没有完成预期结果,与预期结果还有很大的差距;
4,分值0对应完全没有任何进展,原地踏步。
附表一:个体OKR评估表单
附表二:团队OKR评估表单
附表三:部门层级OKR评估表单
附表四:公司层级OKR评估表单
小结
OKR评价的本质是一次自我认识,是一次前进中的测量,是一次设计思维与实战应用的再平衡,OKR的评价不论在实施周期过程中,还是周期结束后的,都与绩效考核分离的,因为它属于价值创造阶段,OKR评价体系是一套坐标系,它让我们每一个OKR应用者,在公开全透明的环境下,实现自我负责,体现出OKR倡导的责任感的文化基因。
实战寄语
一,落地手册
在本节落地环节中,重心放在训练和主观能动性上,传统的管理都是领导告诉我们做什么,怎么做,达成什么样的结果。在数字化的时代,很多场景都变了,需要员工开启脑路,充分想象,试错迭代,才可以一步步逼近真相。
介绍几种训练方法,仅供参考。
1,提供设计多种解决问题的路径;
2,资源最小化的解决问题;
3,同类问题爆发的频次;
4,OKR实施过程中的优化动机;
5,达成同等任务结果时,进行综合成本考量。
二,案例反馈
在本节实战中,很多案例反馈体现在员工主观能动性,参与度,业务的理解程度,行业专业度上,这也是工业时代与数字化时代,对劳动者素质模型要求的差异,传统的工业时代,更强调胜任力模型,而数字化时代则侧重创造力。
介绍几个可以提升和改善自我纠偏的小办法:
1,加大专业领域的学习和深挖;
2,多与行业中的头部企业或者牛人交流前沿认知;
3,提升自信和自控;
4,业务跟进数据化;
5,打开边界,提升视野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