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3

第三章《我能贡献什么》,讲述了有效的管理者一定注重贡献,并懂得将自己的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

德鲁克说,真正的管理者应该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中抬头问一句:“对我服务的机构,在绩效和成果上,我能有什么贡献?”

提出“我能做出什么贡献”的问题,是为了挖掘工作中尚未发挥的潜力。事实上许多工作看起来成绩辉煌,但是与潜在的贡献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

一位管理者能重视贡献,是人才发展最大的动力,因为人可以随外加的要求调整自己。

对知识工作者来说,尤其应该重视贡献。唯有如此,才能够使工作真正有所贡献。

关于贡献罗盘

1.为什么贡献比勤奋更关键

很多人把“忙”当做成绩,忽略了“成果”。德鲁克提醒我们:忙碌只是成本,贡献才是价值。

职位再高、加班再久,如果没有贡献,也只是在消耗资源。

那就问问自己,我的“贡献”是什么?

作为财务出纳,手中的每一笔现金、每一次对账,最终都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我能为公司带来什么成果?

①确保资金安全;②提供真实、及时的现金流信息;③防控财务风险;④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

2.让工作更有贡献力的“写日志”

今天我完成了什么?

今天我取得了什么成果?

这些成果对谁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

所以,一天结束前,用 5 分钟回顾当天收付项目、凭证编号、对账情况,写一段“今日成果日记”。

坚持写日志,能把注意力从“我在做什么”拉回到“我做成什么”。

德鲁克把贡献比作罗盘:方向不对,再努力也离港越远。每天抬头问自己:我能贡献什么?这样就会把注意力拉回成果、拉回责任,也让忙碌的人生多一点意义。

关于正确的人际关系

有效的人际关系,有4项基本要求:

1. 互相沟通

出纳工作涉及与供应商、客户、银行以及内部同事的往来。单靠“上传下达”的指令往往效率低,有时还会因为信息失真导致工作延误。如果改用“贡献导向”的沟通方式——先问对方:“为了确保款项及时、准确入账,您希望我提供哪些信息、做到哪些配合?”——不仅能迅速明确各方职责,也使对方感到被尊重,从而主动提供支持。德鲁克指出,只有从“怎样才能使你有所贡献”出发,沟通才真正奏效。

2. 团队合作

收款、对账、报表往往不是出纳一个人完成,也需要业务部门的支持。以共同任务为中心的团队作业,前提是人人都知道彼此的目标与感受。可以主动把“及时入账、流程透明”这一共同目标摆在桌面上,定期与同事复盘:哪些环节容易出错、哪些数据需要提前共享。德鲁克强调,贡献导向能自然形成以共同任务为核心的团队。

3. 自我发展

德鲁克提醒我们,个人成长往往取决于对自己要求的高低。

可以给自己定一个“季度升级计划”:本月完成银企对账自动化,下月掌握报表可视化。

高标准、高期望并不会比“原地踏步”花费更多时间,却能让自己成为更不可替代的财务人。

4. 培养他人

德鲁克指出,重视贡献的管理者会启发他人寻求自我发展。

总结

当把“贡献”当成第一语言,就真正迈入了卓有成效的门槛——因为卓有成效,终究是一场“我对世界能造成什么影响”的修行。

出纳工作的价值并不在于“我做了多少笔分录”,而在于“我为公司资金安全与决策贡献了什么”。

用德鲁克的话说:先看时间,再谈目标;先问贡献,再谈勤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