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游记》遇见弗洛伊德,当孙悟空遇见心理学家,这绝对是千载难逢,这绝对是完美的相遇。而今天,名师王崧舟老师的课堂实操《〈西游记〉还可以这样》,从全新的角度,解读名著,点亮人生,为整本书导读打开一扇窗,开启新的一页。
01强大的脚手架支撑
在讲座《快乐读书吧与整本书导读》中,王老师从导读主题、导读文体、导读书目、导读策略四个维度,系统地梳理部编本教材十二册的“快乐读书吧”。当我们胸有全局的时候,课外阅读课程化不是一句空话、套话,是要真刀真枪落地生根,扎扎实实开展每一册的“快乐读书吧”,因为这是为孩子终生阅读奠基的,为孩子们生命奠基的。
“快乐读书吧”如何有效开展整本书导读呢?这笔糊涂账不能再糊涂下去。在四年级的《夏洛的网》整本书导读中,我分三个课型推进:导读课、推进课和整理课。课堂很热闹,孩子们很喜欢,因为这是课外阅读,但老师很盲目,不知如何定位这本书的阅读功能(语文要素),不知如何探索适合这本书的读法,不知如何和语文书相辅相成。就这样稀里糊涂,一路导下去。
今天,王老师为我们提供强大的脚手架支撑——导读单,从功能定位、文体导向、要素迭进三个方面,结合导读书目,聚焦“快乐读书吧”的语文要素,教我们设计导读单,以半开放的形式,整本书导读终于眉清目秀,有据可依。
02师生的生命成长
用诗意的语文照亮彼此,让完整的教育成全未来。这就是名师王崧舟老师。课堂上,不但是学生,还有听课的老师——我们,彼此都经历一场精神的洗礼,人格的重塑,心灵的震撼。
耳熟能详的《西游记》,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却被王老师诗意地解读。王老师从人格成长的角度,用心理学的眼光,纵观孙悟空成长的三个阶段:本我,自我,超我。本我的争强好胜,率真任性;自我的嫉恶如仇,心高气傲,三次出走;超我的一往无前。当我们再次重温经典,当我们再次审视时,人生何尝不是一场修行,人的成长何尝不是从本我萌芽,历经艰险,不断被打磨,在本我和自我的不断对抗中,形成自我和本我的更高的升华,逐步达到理想的、和谐的、成熟的超我。此时的我,茅塞顿开,《西游记》还可以这样读,为整本书导读另辟蹊径,为师生阅读点亮前进的方向,为学生的人格成长积蓄力量。
经典,从未被超越。唯有经典,才能滋养孩子们的心灵。“快乐读书吧”导读的书目很有限,而我们旨在通过每册的三两本书,精准把握每本书的语文要素,采用适合的读法,让课外阅读真正课内化,走进课堂,让孩子们在“快乐读书吧”快乐地读书,引领孩子们走向更广阔的阅读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