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次,张大千在英国举办画展。在参观者的盛情邀请下,他挥毫落笔,即兴创作了一幅牡丹图。
即将收笔时,他含了口茶喷在画上,牡丹瞬间绽放,尤为动人。
就在众人叹为观止时,一名英国画家嘲讽说:
“原来中国画家就是用茶水喷画,这也能叫艺术吗?”
面对这咄咄逼人的挑衅,所有人都在等待张大千的回击。没想到,张大千只是笑笑,一言不发地收拾桌子。
事后有人问他:“这明明是中国画的冲墨法,您为何不多说几句,必能让他理屈词穷。”
张大千笑着说:“我无须同他争论,如果他对中国画感兴趣,他将来一定会明白。如果不感兴趣,我解释也是徒劳。”
想起卡耐基曾说过,在争论中获胜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争论。
生活中,跟不讲道理的人争论,不仅没意义,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与其在白费口舌中跟别人消耗,不如戒掉争辩,把话留给他人说。
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刚出版时,引发了很大争议。
一次,福楼拜和朋友同行,在路上被一个人拦住,对方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批评:
“你写的什么东西,不是荒诞,而是荒谬。”
福楼拜笑笑说:“你说得对,我回去好好阅读一下,看看哪里荒谬了。”
说完,福楼拜便走开了。那个指责他的人,没想到一拳打在棉花上,顿时泄气了。
朋友问福楼拜,为何你不辩解一下呢?
福楼拜摇头说:“《包法利夫人》已经在那儿了,争不争辩都不会改变什么。”
对于他人的指责,福楼拜没有反击,而是把话给别人说,从而避免了潜在的麻烦。
这种豁达的态度,让福楼拜始终能够专心创作,最终写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
有句古话说得好:责人勿说尽,得理也饶人。太过争强好胜,不仅会陷入与他人的冲突,更是对自己的一种消耗。
面对责难与批评,如其纠缠不休,不如让别人说去。
学会不较劲,你才能守住自己的节奏,专注地走好眼前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