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阶段与改进点:
1.引入与问题设计:
原描述:设计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大凉山的那边有什么?”
旁注: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开放性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提问“大凉山的那边有什么?”,引导学生运用“there be”句型和“have”句型进行回答,不仅锻炼了句型运用,还确保了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动脑和动手的活动。
2.互动与分享:
原描述:使用同桌分享再挑学生回答的形式。
旁注:通过同桌分享的方式,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有助于学生在小范围内先自我检查和修正答案。随后,老师挑选学生回答,确保学生不敢懈怠,使检查学习结果更加到位,但是学生分享的积极性还不够。二、下节课注意事项:
1.避免直接给出答案:在课堂上,老师应尽量避免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特别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发言。通过学生的多角度讨论,最后引导学生共同推断出正确答案,以达到学生真正理解的目标。
2.增加学生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老师应设计更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例如,可以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动手写等环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忙碌起来,积极参与学习。
3.明确评价标准: 在进行表达类、复述、表演课文等活动时,老师应提前给出清晰、具体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情感投入等方面,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并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