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让育人真正发生
——《那个星期天》教学反思
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学要从“教书”走向“育人”,其实也是意味着从“知识传递”走向“生命价值的挖掘与提升”。鉴于此,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其育人功能。
《那个星期天》是史铁生写的回忆性的散文。课文记叙了母亲答应带孩子出去玩,但由于家务繁忙而一次次爽约的事。文章从孩子的角度,刻画了母亲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爱。但是,课后练习中有对“孩子”的心理变化进行梳理的题目,大致为:盼望——翘首——等待——失望——绝望。从这个角度看,星期天留给作者的是刻骨铭心的痛。以至于当讨论“你怎样评价文中的母亲”时, 2/3的孩子觉得这是个“坏”妈妈,这是我没想到的结果。如果树立妈妈的形象成为课堂中的生成资源,我快速梳理了思路改为“角色改变三部走”:
一、辩论中讨论形象
既然课堂上出现了对立两面,恰好为辩论赛创造了时机。“正、反”两方的队员自行组队成为一个新的团队捍卫自己的立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这分明不是一个好母亲……”“母亲一天到晚都在忙碌,如果没有母亲的付出,这个家会是什么样子?……史铁生瘫痪时是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给了他生活下去的希望……在《秋天的怀念》中写母亲去世前念念不忘的还是作者和姐姐……”双方在一番吹腔舌战中,各有认同、各抒己见。算不上面红耳赤却也各不相让,但是“好母亲”的形象略占上风,定格于:慈祥、善良。
正当双方难决胜负时,下课铃响了。因为没有结果,所以我没有肯定或否定哪一方。随机将第二个环节“你可以坚持你的观点,将自己的见解在日记中用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
二、日记中沉淀形象
经过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后,扬帆少年们对于“母亲”的形象有了些许认识,于是抒发的观点也出现了些许变化。5个孩子改变了“坏”母亲的立场,发现了文中母亲因忙碌而没有对线诺言,而这些忙碌皆来源于家庭而非自己,所以这个母亲是“好”母亲。5个孩子开始“中立”,在孩子的“玩”与母亲的忙中选择了不好也不坏。20多个孩子肯定母亲的慈祥、善良,22个孩子依然保持自己观点“言必行、行必果。母亲应该做孩子的榜样。”托尔斯泰说,人一生最难做的有两件事:一个是把你的思想装到别人的脑袋里, 再一个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装到你的口袋里。认知改变需要一个历程,但不是现在。
日记中对母亲形象的肯定是最好的范例。珂欣、子轩的观点极为突出。珂欣开门见山的指出《她什么也不欠我们,是我们欠她太多》:
1.母亲答应作者要去,但因为活太多了,所以没去成。但这也不能全怪母亲,作者也有错,他的午觉睡让了,如他果他早些具凰醒来,也许能去。
2.母亲是家里的顶染柱,如果母亲扔下工作部陪作者去玩,回来后的情景是怎样的!衣服没有洗,乱七八槽堆成一团;没有饭可吃因为没买菜无法做饭。那多可怕!母亲也是为了家为大局着想。
3.母亲真的不想带孩子出去玩吗?谁都明白玩比干这些枣七八碎儿的家务好多了,但母亲放了玩乐在家中操劳;没有功劳也有苦旁吧!
4.我们要从多方面看人,当作者双腿瘫痪后,母亲为了他可操碎心、弄药、闻六问压生她从没有放弃过儿子。母亲比作者自己还小心、为了作者放弃了心质的花一临死前,嘴边还挂着作者和作者的妹林。一位母亲生下我们就是给我们最大的恩典,她不以我们难以象相朱的痛苦生下我们,还为我们操势辈子。
一个有良心的子女,绝不会说一个母亲的半点不好,因为她什么都不欠我们,我们欠她的太多太多!
当这篇日记在教室里回响时,我发现每个孩子多了几分沉思与思考:无论是不是捍卫自己的见解,此刻都有些动摇,于是我的第三招也再次出手了。
三、故事中分析形象
故事是最好的说教。当看到扬帆少年们的心思有所变动后,我便开始了我春风化雨的“说教”——梳理文中妈妈的一天。当“我”醒来后看到妈妈在干什么,当“我”看蚂蚁搬家时,妈妈在干什么……从中发现,妈妈一直是忙碌的。由此及彼,我又问:“每天你起床后,是谁给你端上了香喷喷的、每天不重样的饭菜?当你将房间弄得乱七八糟时,是谁给你整理了房间?……妈妈不是超人,她却做着超人的无法完成任务……”当家庭里的一幕出现在眼前时,我发现每个孩子的眼神都是明亮、澄澈的。
“我手写我心。”趁热打铁,我们又一次进行了《“那个星期天”读后感》的作文,重塑母亲的形象。
上交结构显示,100%的孩子肯定了母亲的慈爱、善良,并由此及彼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升华了母爱的伟大。
“作为教师,仅有学科的眼光显然不够,必须从学科知识的立场走向育人的立场,那样才可以避免眼光狭隘。”教育,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新课标要求进一步实现语文育人价值的彰显。所以作文语文老师,也适时把控课文中的人文情怀因势利导,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让育人时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