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一章的标题,我有点纳闷,写教育生活不就包括写学生故事吗?为什么要单独拎出来呢?
今天看到第一篇《为什么教师人人要写学生故事》,忽然就明白了。教育生活方方面面,但学生故事的确是最特别的。他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成败的展示,最重要又最容易被忽略。
今天读到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强调除了班主任之外,其他老师也应该了解学生,写学生故事。文中主要说的这几点原因:
制度设计要求每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人人都要有班主任工作经历;班级建设、学生成长引导等责任压于班主任一人的"班主任制"面临改革,班主任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是未来趋势;被割裂的"教书"与"育人",重新走向统一融合的现实需要与时代趋势。
作者总结,写学生故事有助于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指导者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对学生的关注,对于学生的研究,一定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而是每位教师都应该有的意识。我一直也是这样想,这样做的。
除了课堂对他们的观察,我也会有意识地找他们交流。对学生越关注,越了解学生,你对学生的影响就会越大。虽然不一定都能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但你的用心,一定能帮学生更好地走出困境。
老师跟学生相处的时间相对来说是比较长的,有时甚至比他们的父母还长。而且老师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对学生的观察力,感知力,预知能力相对于父母来说也比较强。更容易发现事情的苗头,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帮扶。
任何事处理在苗头上,都是最省力,最实效,最容易看到效果的。
某个周一上课时,我发现班上一位同学的面容有点憔悴,学习状态不佳。从他的面容来看,我猜想他前一天晚上睡眠一定不足。睡眠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但最大的可能性是玩手机。
平时跟这位同学有些交流,这个孩子平时表现不错,我比较喜欢,他也算比较信任我。找他谈话,我首先询问了近几天家里有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他回答说没有。我直接问他近几天晚上是不是晚睡了?他不好意思地笑笑。
我表达了对他身体健康及学习状态的担心。并问,手机玩太晚了吧?跟他的谈话我单刀直入。他也能感受到我对他并无恶意。说以后会注意。
当然,孩子的自制力我是清楚的。特别是面对有游戏的手机,那种免疫力更是差劲。于是我特别跟家长们交代,我没有布置任务,需要孩子们在手机上完成,如果手机要拿给孩子玩,一定要关注时间。
另一个孩子,平时都非常自觉,也很优秀,但有一段时间状态比较差,我原以为是那段时间她感冒的原因。后来接到她母亲的电话,说孩子平时经常跟她交流,会跟她说学校里的事情。说孩子最近很多课都听不进去,莫名地会哭,情绪非常低落。她希望我能抽空帮帮孩子的忙,她说孩子平时很听我的话,希望我能找时间开导开导孩子。
第2天我抽了空,找那个孩子聊了一下。原来是因为最近感冒,又加上来了例假,很多事力不从心。这个孩子是完美型的,自我要求非常高。忽然之间这样,她感觉自己快要废了,一直过不了心里那个坎。
我陪他分析了最近所发生的事以及她的身体状况,帮她认识到这是正常情况。接纳了自己偶尔的不在状态,心结开了,孩子也便正常了。
对学生的关注与理解,是一门技术活。不只是班主任必须会,普通的科任老师也应该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