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到当我们处于心流状态时,我们会很专注,很放松,可以很高效去完成各种任务。
但很多时候我们很难进入到心流状态,比如明明在看书,视网膜划过了书上的文字,但是脑子里想的是明天要汇报的工作来不来得及,纸巾快没了要记得买,今天要抽空打扫卫生等等...结果自己看了一个多小时,等合上书却什么也想不起来自己刚刚看了些什么。
那为什么我们很难进入心流状态呢?
第一,我们高估了意志力的作用。
我们多多少少看过或了解过成功人物的传记,比如李嘉诚、稻盛和夫,他们可以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年到头都没怎么好好休息,却依然能保持很高的工作效率,但当自己也想去效仿这种方法,强迫自己自律时,结果往往让人很失望。
原因在于成功人士沉浸在工作中时,不是用自己的意志力来强迫自己做,而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靠意志力来要求自己,可能能坚持一段时间,但到某个临界点,一定撑不下去,有可能会全面崩盘。意志力是在表意识、头脑层面,如果只是不断地用表意识去死磕自己,其实就忽略了潜意识的力量。而潜意识的力量比表意识要大岀千万倍,学会了解自己的潜意识,身心合一去行动,才是创造力最强的状态。
所以,我们可以时不时问自己,当下做的这件事是自己发自内心想要去做的吗?如果有的事是必须去做、不得不去做的,可以想想这件事对自己而言究竟有什么意义?自己做这件事能得到些什么想要的东西?通过提问来激发潜意识的力量。
第二,我们过于抓取行为结果。
我有一个同事最近升职做总监,自从确定要从事的岗位后,她每天压力都比较大,一天工作效率太低,很多事情还没去梳理清楚,满脑子是工作,晚上睡眠质量不太好,就这么一小段时间,突然多了很多白头发。她知道是自己思虑过多,但就是停不下来。
我大概能明白这是因为她很珍惜领导给的机会,想着一定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同时想要把握住这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不能让自己有疏忽,让手下的人信服。
该如何去改善呢?
除了要不断的学习,要懂得进行自我觉察。每次觉察到自己那个急躁和焦虑的情绪岀来时,努力让自己回到当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几分钟的冥想,把注意力带回到呼吸上,并去有意识地让自己的呼吸变得更深入和绵长。当呼吸改变的时候,情绪状态也会随之改变。
第三,内在安定秩序感不足
我们每天的念头和情绪是杂乱的,漫天飞舞的。 —会儿想今天周日,要好好休息;一会儿想,不行啊,还有很多学习任务和工作没做完; —会儿又想,原计划今天要看完一本书的...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想法层岀不穷,互相矛盾,很难去控制它们。
当内在很多干扰的时候,光是处理这些心理上的内耗就足以让我们感到疲惫不堪了。
对此,可以采用前面回到当下的方法,把自己的注意力带回到呼吸上,调整呼吸,然后也可以去深入地去审视和探索自己的念头。
例如问自己,“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拿岀勇气离开我不想要的,对我来说更重要,还是拿岀勇气面对我逃避的,对我来说更重要?"
“遇到困难就想退缩,是我一直以来的模式吗?我在生命中其他领域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模式?比如亲密关系,比如学习新东西?”
当能不断深入的去向自己发问时,我们会对自己有更深的认识和探索,也就不再陷入当下的情绪,而是能够拨开情绪看到自己的生命模式并转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