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弟弟,大学毕业工作才两年,就住有房,出有车,看有“影院”。而我这个教了十五年书的哥哥却还在住着单位的两间公房,室内简陋,环堵萧然。不过,半年前我也狠心买了台电脑——是花了几百元的二手电脑,放置桌前蓬荜顿觉生辉;出门我也是有车的——是绿色环保的脚蹬自行车。
也许你会说,我们兄弟俩是两个天地的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我却不以为然——我认为我比我弟弟要幸福的多,快乐的多。弟弟整日忙的“不亦烦乎”,虽锦衣玉食,但生活无规律,焦虑,紧张,无限的欲望无一日或弛,疲惫的身心无一刻的娴静;生活的芬芳他无暇闻尝,政治的风云他无心关注,人情的柔美他无感觉触摸;而充斥于脑子的是职场风云的变幻,是工作的完美,是金钱的回赠……
而我虽说除却满园的桃李,就只落个清风两袖,但我的心情是恬淡的,对生活是百分之百的热爱,其间也充满了梦想,充满了快乐。
教学上我追求着完美,每一堂课我都不懈地努力着。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什么量化啊,排队啊……所有的名利得失我都不去想,我相信只要耕耘了,收获那是水到渠成的事。焦虑学生学的不牢,担心学生考的不好,都是徒然的“杞人”之忧。
当然教师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要修炼到像陶老先生那样的“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的境界,确实不易,但却完全可以入境到“富贵烟云,读书亦乐”中去。妻子常常叨叨谁谁富如何,谁谁贵如何。我则于一边做深沉状,摇摇头,拍拍书,笑着,不久便沉浸到简.爱挚真的爱情,方鸿渐无奈的婚恋中去了。偶尔,读有所感,提笔成文,投之邮筒,心中便多了一分牵挂。牵挂而已,决不扯肚,更不汲汲,只当交流,练笔。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宽者,乐也。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的多了,于工作游刃有余,便多了一份轻松;于名利洞察明晰,便多了一份坦然;于生活体验感悟,便多了一份细腻,美好,更多了些斑斓的梦想,甜蜜的滋味,进取的信心与动力。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教学,读书,写作之余,我更是不辍地到外面去锻炼,煞有介事地舞着太极拳,管他是达官的不屑还是贵人的斜睨,我只顾耍的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记的一位诗人曾说,每一种生活,都可以像花朵一样芬芳,只要发自内心地喜欢。我也正是喜欢,才有了这恬淡娴静的心态,也才更加地热爱这平淡如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