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每一种情绪都值得分析,抽丝剥茧般地找出真相,会帮助自己更好的面对自己,接受自己。
1. 必须要通过与他人的对比,处于比他人优越的位置上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举例:开会,一定要坐在前排,被别人安排在了后排,产生了一种巨大的羞耻感,恨不得逃离现场,找个洞钻进去;署名一定要在别人前面,很在意排位;总之一定要比别人靠前。
分析:
2. 窝囊感:明明可以拒绝的加班,不必要的加班,也不知道是跟别人生气,还是跟自己生气,生气别人不照顾我,生气自己不懂得争取,然后就在那别扭着,带着一股难以消化的情绪。
举例:同事小上级的ppt明明可以做好了第二天早上再给我,是她自己第二天没时间搞了,所以那天晚上必须要搞完,我为什么要待在那里陪她加班,本来别人的ppt也没做好,第二天早上我肯定还要再整合的,就那样,我还要回溧水,还陪她加班一个半小时,那天到家都八点多了。别扭死了。现在回想起来还一肚子火。
分析:分析这些让我感到不舒服,因为好像又体验了前几天被迫加班的感觉。
回顾一下:刚开始,到五点了,眼看着没法正常下班了,心里有情绪了,对对方也有敌意,也表现出来了。那会,不敢说我想正常下班,也没说咱们快点弄完吧,也没给对方我的底线,比如几点前一定要走。后来,眼看着时间过去,心里开始折磨自己。明明对方可以自己加班做完她的那部分,我第二天再整合,但我就是没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好像是故意这样做的,就看着时间过去,有一种,我看你能磨蹭到什么时候,越晚越好,然后我再透露给你我要回溧水,让你产生愧疚感。如果别人真的愧疚了,我会很有成就感,如果别人没感觉,我会在心里骂他。
带有敌意的时候还是不要说话,比如,今天又下不了班了,真烦。那别人回复的时候也会带敌意,那你走吧。
更大问题在于
1. 没有设置界限——没有告诉对方我几点前必须得走
2. 没有表达自己的意见——你先做你的,我第二天做还是来得及(我就怕别人说来不及,然后说123,我怕自己如果当时不知道怎么反驳,反而会让气氛变得尴尬...)
3. 希望对方愧疚,绑架对方——这是什么心理(查了一下知乎,大概是希望对方认识到我做了很大的牺牲,以此换取对方的认同与喜爱,本质上是求认同?)我好像一直在做这种事。比如,即便自己很困难的时候,也不让身边的人帮助自己,明明很累了,却咬着牙不说,或者自己还要伪装成受了很多罪一样,然后让亲密的人产生愧疚感,让他认识到我付出了很多。但这种真的没用啊。不会因为你牺牲了很多就换来别人的同情。
我应该是从我妈那学来的。我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会制造一种受害者的氛围(对了!这本质还是受害者心态在作怪,把自己伪装成受害者的形象,以此换取施暴者的同情与怜悯),把自己弄得苦哈哈的,然后也一直在强调,她为这个家当时做了多少牺牲,比如带我上下班,我爸明明就在家门口上班,也不会去接我上下学等等。还有她怎么在风雨里去问娘家人借钱的事情。我妈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用受害者心态麻痹自己的人,她可能不知道这只会让身边的人厌烦。
建议:
1、在任何场合,都要设置自己与他人的界限。如果自己感觉不舒服了,首先要自己消化一下这个情绪,消化不了的时候,就写一写,放一放,再然后,一定要提出自己的要求,不要给自己受害者的帽子,告诉别人我的底线(前提是真的底线,是不可突破的)。
2、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别人不听,反而列举了123,气氛变得更尴尬,我还是很生气,但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并知道,这个人并不尊重我。不尊重我的人,我不能跟她多相处。质量不高的关系是可以结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