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跃迁》
2.1R:阅读原文
ETA脱困四问“情绪——事件——目标——行动”是一个多层系统,当你发现自己困于事情或者情绪中,可以用“脱困四问”来重新设定行动。
一旦你发现自己被事情或情绪所淹没,不妨跳出来自己想想“脱困四问”。
第一问(Emotion):我在什么情绪之中?给自己的情绪打个几分?(找出情绪类别)
第二问(Event):发生了什么?尝试客观不带情绪地描述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发现不能客观,还带有情绪化的语言,请返回第一层,继续处理自己的情绪。(挖掘情绪背后的事实)
第三问(Target):我原本想要什么?情绪一定是对自己的不满意,通过对情绪背后事实的描述,就可以发现产生情绪背后的初心——某种期望或目标未能达到。(找到期望目标差距)
第四问(Action):我如何改进?找到目标差距,就要正视自己,如何改变行动从而达到期望的目标。(行为改变)
2.2 I便签
1、what:这个拆页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利用ETA脱困四问,帮助我们跳出情绪干扰,重新确定行动。
2、how:
(1)E(Emotion):确认情绪——找到情绪的类别,并给自己的情绪打分
(2)E(Event):描述事实——不带情绪的描述事情发生经过,如果使用带有情绪化的语言,则重复第一步
(3)T(Target):对比目标——找到情绪产生的原因,可从现状与预期的差距入手
(4)A(Action):改进行动——直视差距,接纳自己,改变行动
3、why:我们常常会过度关注情绪问题,而忘了我们的目标,进而使我们的行动受情绪所影响,而渐渐偏离目标。
4、where:既适用于个人平复情绪带来的偏差、重新处理问题,又适用于团队因为争执导致某些讨论无法开展。
2.3 A便签
2.3.1 A1
经历:今天因为是否给娃做被套的事跟我妈有所争吵,具体是因为我妈说不用专门给娃缝被套,被单直接用垫被压住就行。而我的观点是看阿姨常常在缝被子和被单,娃在边上有风险,所以做个被套就可以避免阿姨缝被子的行为,比较安全。虽然大家的出发点都没错,但是我就是火气上来了,收不住情绪。
反思:我和我妈的对话就卡在了我的情绪上,所以我只想到去说服我妈接受我的意见,但结果并不乐观。如果我能结合ETA脱困四问,可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1)E(Emotion):确认情绪——当时我是生气的,我给自己打5分
(2)E(Event):描述事实——我因为担心阿姨缝被子时有可能会误伤娃,所以建议我妈做个被套,以避免阿姨缝被单的行为。而我妈觉得没有缝被单的必要
(3)T(Target):对比目标——我的目标是让阿姨别缝被子,这样孩子比较安全。而我妈的建议我不认同是因为我觉得阿姨比较固执,比较难说服他别缝被单,这样娃还是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4)A(Action):改进行动——a)建议阿姨先不缝被子、被套试试,看效果如何。同时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娃别没事拉被子、被单玩;b)好好跟我妈说我的初衷,心平气和的说,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而不是以听谁的意见为评判标准
2.3.2 A2
目标:之后一个月,当我和我老公因为陪娃问题有所争执时,利用ETA脱困四问,确定陪娃的下一步。
行动:
(1)E(Emotion):确认情绪——区分自己是愤怒、烦躁还是其他原因,并给情绪打分。
(2)E(Event):描述事实——娃在干嘛,我老公和我分别在干嘛,从我刚开始有情绪到爆发这个过程,具体发生了什么?
(3)T(Target):对比目标——我期望的结果是高质量陪娃,结合预期目标找差距
(4)A(Action):改进行动——找准目标,对行动进行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