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对习惯的力量有了新的思考和感受。前书偏向方法论,主要讲述养成习惯的具体操作方法;后书更偏价值观,介绍了为人处世的思维方式。
习惯的影响力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养成各种各样的好习惯,但绝大部分人对自己的习惯并不重视,总是任由自己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半途而废,最终导致“书到用时方恨少”。
其实我们的日常行为和思考方式绝大部分都是由习惯所决定的。不要对你的大脑太自信,大脑的工作遵循着能不用则不用的经济原则,实际上由于惰性使然,我们的大脑远没有我们自己想象得那么勤奋,这使得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遵循原有的思维定式。如果你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你的所有行为和思维都会深陷坏习惯所带来的影响。
因此,好习惯对你的身体、你的思维、你的人际关系、你的人生所给予的力量远超你的想象。
习惯,要养之有道
如何养成好习惯,我相信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很多人,即使你已经认同了习惯的影响力,你依然会由于各种原因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痛苦不堪,力不从心,最终无奈放弃。 而绝大部分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论。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一书中对养成习惯的比喻非常到位,培养习惯的过程类似发射火箭,摆脱引力之后就可以靠惯性自动运行。火箭发射的过程是分不同阶段的,培养习惯也是一样。
反抗期
阶段一是反抗期,这个阶段是习惯引力最大也是你最痛苦的时候,养成一个习惯意味着打破了你的原有生活节奏或者改变了你的原有思维方式,这种改变往往让很多人无法适应,于是在第一阶段就选择放弃。
而想要在这个阶段战胜习惯引力坚持下去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降低难度。
比如你想养成每天跑步的习惯,如果你一开始就定下每天跑步一小时的目标,你多半撑不了两三天就会放弃。但是假设你把难度降低,从每天散步半小时开始,再逐渐过渡到慢跑十分钟、半小时.....这样你度过反抗期的概率就会倍增。第二个方法就是每次只锁定一项习惯培养,切勿贪多,这其实同样也是在通过降低难度来帮助你度过反抗期。
不稳定期
阶段二是不稳定期,如果你采用了上述建议,你就会很轻松愉快地度过反抗期,并且在一开始你通常会热火朝天非常积极主动地为养成习惯创造各种条件。
但是一旦进入了不稳定期,问题就来了,加班、应酬、约会……各种各样的例外事项都会阻碍你养成习惯。而如果这个时候你听之任之,任由习惯被打断,好不容易摆脱的习惯引力就会重新生效,你再想摆脱就会难上加难,你听过发射火箭有发射到一半火箭坠落又重新升空的吗?
而解决这些例外事项的办法就是一开始就设立例外规则,但是要每天坚持,比如你的习惯是每天晚上看半小时书。如果你能提前知道晚上要应酬,那就把时间挪到早上看书;如果不能,那就晚上看十分钟,第二天再把剩余的二十分钟补上。这样的弹性计划可以很好地避免例外事项对你养成习惯造成的干扰。
另外,你还可以通过培养仪式感和节奏感帮助你养成习惯,比如每天到书店看书,每天到公园跑步,这些方式也会间接督促你坚持下去。
倦怠期
阶段三是倦怠期,即使火箭已经升空已经进入绕地轨道,依然需要燃料才能保持其平稳运行。习惯也是一样,即使觉得自己已经成功养成了习惯,你也需要一些动力才能保证自己能坚持下去而不会脱轨坠落。
这些动力可以是奖励,可以是惩罚,也可以是外来的力量,比如如果坚持看书三个月就奖励自己买个大件,或者通过参加读书会保持对看书的兴趣,或者立flag和别人打赌如果三个月减肥不到多少斤就输多少钱。这些都可以很好地帮助自己度过倦怠期,让习惯一直可持续发展。
习惯的层级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一书中将习惯分为行为习惯,比如刷牙、看书、整理;身体习惯,比如减肥、锻炼、戒烟;思考习惯,比如逻辑思维能力,创意能力。培养习惯的难度也逐渐递增。上文所述的方法论适用于所有习惯,培养周期不一样,尤其是思考习惯,所需的时间远长于其他两个层级,但是为我们带来的影响和价值也是最深最有意义的。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把成功的人生划分为两个主要过程:从依赖到独立,从独立到互赖。
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中应该养成的习惯包括三类: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看起来都是正确的废话,但是能真正实践的人却少之又少。
积极主动,意思是是强大的人不该总被外界因素影响,凡事求责于己;以终为始,告诫我们做事应该有原则,而最大的原则就是你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对于企业或者群体也是一样,企业的愿景应该决定企业的行事原则;要事第一,根据时间四象限的理论,尽量把时间安排在重要不紧急的事上。这三项习惯是让我们成为强大的独立个体的关键所在。
然而成功仅依靠个体是远远不够的,依靠团体所需的就是互赖的能力,这个阶段,你需要养成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的习惯。双赢思维的关键在于你要把双赢作为双方交往沟通过程中的第一选择,而不是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他人之上,没有人是傻逼,长此以往你的口碑只会越来越差;知彼解己,永远记住要换位思考,避免好为人师、自以为是、追根究底、价值判断中的任意一个臭毛病;统合综效,翻译的比较抽象,其实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在工作或者其他和人交往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自己看着不顺眼的人,比如一个人只有30分,那这30分至少也有10分是你没有或者不足的地方,不要过分关注他缺少的那70分,多关注这10分。
当然,这几个思考习惯想要养成单单靠方法论小技巧是不够的,如何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脚踏实地,基于自己的原则一步一步提升个人魅力提升企业文化,希望与君共勉!